商务部近日发布2010商务形势系列述评,“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调整和应对危机中前进,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多元化格局更加合理,外贸增长协调性趋于改善。
一、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一五”前三年,我国外贸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商务系统千方百计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成功实现了对外贸易“一稳两保”的目标。2009年,我国进出口纵向比较虽然降幅较大,但横向比较依然是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降幅远低于全球贸易降幅。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9.6%;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0年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进出口实现了较快恢复性增长。2010年1-11月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水平,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10年进出口总额2.9万亿美元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5%,高于预定目标。
二、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十五”末93.6%提高到94.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增长,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占据了比较稳固的国际市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占出口总额比重分别由“十五”末的56.0%和28.6%提高到59.2%和31.2%。“两高”产品出口得到有效控制,汽车、船舶、飞机、铁路装备、通讯产品等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均有新的突破。外贸经营主体数量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经营活力进一步发挥,进出口占比由“十五”末15.8%提高到25%。一般贸易增速超过加工贸易,出口占比由“十五”末41.4%提高到45.5%。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潜力显现,增长加快,进出口占比由“十五”末7.2%提高到9.6%。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十五”末的第八位升至第五位,进口由第七位升至第四位。
三、市场多元化格局更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市场格局发生了积极的重要变化,布局渐趋合理。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程度明显下降,其中,对欧、美、日三大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43.1%下降到39.2%。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占我国进出口总额比重进一步扩大。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占比由“十五”末9.2%提高到9.8%,对“金砖四国”其他三国进出口占比由“十五”末4.4%提高到6.0%,对拉美和非洲进出口占比分别由“十五”末3.5%和2.8%提高到6.2%和4.3%。
四、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
过去五年,我国认真履行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9.8%,进口管理进一步简化,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完善,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基本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分批取消了800多个税目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工业品进口持续增长,促进了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遭遇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规模保持稳定,对拉动全球经济回稳和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扩大进口、扩大内需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外贸顺差在2008年达到2981.3亿美元历史高点后开始回落,进出口格局更趋平衡。
2011年,我国外贸发展仍将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看,形势更趋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放缓,国际环境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际市场汇率、大宗原材料价格走势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从国内看,外贸发展任务更为艰巨。企业出口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变动、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趋严、融资成本增加等压力。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国外贸系统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商务工作总体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协调”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加快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着力促进贸易基本平衡,切实提升外贸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我国外贸实现平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