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的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中国已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的主要任务。
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陆学艺在题为“以社会结构调整推动社会建设”的发言中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然而,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近些年来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此起彼伏,负面的消息增多,社会稳定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的阶段性变化规律来看,中国已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的主要任务。
陆学艺教授指出,所谓新阶段,是指前30年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转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所谓新任务,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针对当前存在的对社会建设内涵和任务的争论与探讨,陆学艺从“社会结构”角度提出,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即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社会结构。只有调整资源与机会在社会成员间的配置,促进现代社会结构成长,才能积极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说,从自主性和组织化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社会的发育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社会组织无论从其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来看,都是极为有限的。首先,民间组织数量虽然有了较大增加,但依然缺乏真正的自主性和自治性。其次,社会各个部分的发育程度也是不均衡的。此外,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均衡突出体现在劳资关系中。
孙立平认为,社会建设应着眼于三个重要维度:以社会结构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同时以社会制度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