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十二五”将破解资金投入难题,探索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扶持500家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扶贫步伐。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贵州省扶贫办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贵州将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和途径,建立“县市推荐项目、专家银行评估、企业申报贷款、多形式连环担保、扶贫资金贴息、企业承贷承还”的新型扶贫龙头企业融资机制,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加快扶贫开发。 “十一五”期间,为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依托市场,实行产业化经营,贵州瞄准“龙头”企业、大户进行扶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稳定的产加销体系。5年间,利用3900万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撬动16亿信贷资金扶持245家国家级、省级、地级“龙头”企业,从事辣椒、茶叶、粮油、中药、蔬菜、养殖等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带动近30万户贫困群众增收。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围绕产业抓龙头和大户,是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保证。为把扶持资金“蛋糕”做大,“十二五”期间,贵州融资500亿元用于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扶贫,计划扶持500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50万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截至2009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555.3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5.4%。根据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