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一纸巨额罚单让鸿海集团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当前鸿海被罚或与其全产业链整合的发展战略有关。今年以来,通过内迁制造基地、进军家电零售领域等战略举措,一个覆盖设计研发、关键器件、生产制造以及产品流通的“大鸿海”已经形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日韩家电业固有的产业优势。
如今亚洲已经成为全球家电业的重心,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产品制造基地,也成为最具活力的消费家电市场。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亚洲家电业支柱的中日韩三大产业板块却面临着不同的产业境遇。日元的持续上升使日本家电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困境,不得不将制造环节转移或外包给其他产业板块,然而这一过程中又存在着技术对外扩散的风险,这使日本家电业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韩国家电业的情况相对较好,货币相对贬值保持了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韩国企业强势的国际市场表现也体现了这一点。
相比之下,中国家电业的境遇显然要优于其他两大产业板块。为了稳定家电业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内需刺激政策,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家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腹地,这成为中国家电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时,在中国大陆庞大内需市场吸引下,中国台湾家电业也加快了与大陆的战略合作,而两者的结合实现了技术、品牌与市场的融合,这也极大地冲击了日韩家电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长期以来,全球产业链被分成设计研发、关键部件、生产制造和产品流通几大产业环节,从全球产业竞争角度看,相对完整、均衡的产业板块布局成为抵抗形势波动的关键力量。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市场掌控能力弱的企业处于衰退态势,这为强势企业拓展产业板块提供了机遇,全球代工巨头鸿海就是典型的代表,在这一过程中其加快了向上游关键部件与下游流通渠道布局的步伐,正在构建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抗震产业架构。在上游关键资源上,通过整合奇美,鸿海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面板制造商,拥有了全球彩电上游资源面板的话语权,这直接消解了日韩企业在产业上游关键资源上的优势。
在控制上游关键资源的同时,鸿海还向下游流通渠道进行战略拓展。今年年初,鸿海“万马奔腾”计划出炉,谋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全国开出万家连锁店,从而掌握三四级市场的家电产品流通。随后,鸿海与欧洲零售巨头麦德龙合作打造的家电连锁万得城正式宣告营业,这意味着鸿海在一二级市场也开始掌握产品流通渠道。事实上,鸿海加速向产品流通领域拓展只是其产业板块战略延展的外在体现,随着鸿海正式进军家电流通领域,覆盖产品设计研发、关键器件、生产制造以及产业流通的全产业链“大鸿海”已初具雏形。
全球金融危机不但为重塑全球家电市场格局提供了机遇,也改变了当前全球家电成本结构。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产业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新考验。对鸿海而言,为了实现产业成本的最优配置,其产品制造基地也呈现追随成本要素转移趋势。今年年中鸿海宣布深圳工厂将迁至郑州和成都两地,这将大幅降低其现有的产业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鸿海的产品设计周期比其他家电企业要短,这极大缩短了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周期,也使其产品具备了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市场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鸿海的全产业链拓展将对全球家电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一方面,整合后的鸿海的全产业链优势将有效摊薄其总体成本,这将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鸿海具备了日韩家电企业不具备的全产业链优势,这将对日韩家电企业产生巨大冲击。
从产业发展持续性上看,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竞逐全球市场的时代迟早要终结,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稳定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架构才能实现整个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通过组织及战略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成为考验未来家电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