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20年,并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证券市场。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历经风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谁也不能抹杀。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我们更应当正视现有证券市场制度的软肋,进一步推进其改革。
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截至2010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90.6万亿元;而截止到2010年11月末,我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不过26万亿元,不到前者的1/3。总体而言,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证券市场融资规模仍然偏小。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必须做大做强公司债券市场,快速扩容中小板和创业板,并尽早推出中国OTC市场。
证券市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功能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证券市场在客观上充当了国有企业改制和发展的融资平台。但从国家建立证券市场的战略意图上来说,通过证券市场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应成为更加重要的目标。从A股前20大市值的股票来看,银行保险占据一大半,剩下的中石油、中石化等也是依靠行政性垄断而生,而包括百度、腾讯等众多有着巨大潜力的中国公司却纷纷在境外上市。
更为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包括从发审到退市的一系列制度的不完善,A股市场炒作与投机之风盛行,整个估值体系严重扭曲,垃圾股制造的泡沫飞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继续改革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退市制度,强化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
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大案要案不断,从上市公司造假到兼并重组中的内幕交易,从基金业老鼠仓到PE腐败,无不折射出证券业监管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要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必须进一步改革其监管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发挥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组织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作用;同时,还应进一步做好司法衔接,形成监管合力。
证券市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功能仍然有待加强。任何一个证券市场想要存续和不断的发展,都必须使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而对于中国来说,证券市场的20年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投资者理应从中不断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然而,20年来,付出最多的恰恰是股民。从银广厦、蓝田到中科创业,从汪建中荐股案到黄光裕的内幕交易案,一代又一代的股民不断地承受着伤痛。到现在为止,中国证券制度设计中仍然没有专门的投资者立法保护和制度,在司法实践方面,投资者维权也面临着种种困难。
所以,中国资本市场要想演绎另一个20年的辉煌,必须正视这些制度上的软肋,继续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