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先后建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向现代证券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证券市场迎来大发展,并开始向全国化、国际化、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大步迈进。进入21世纪,证券市场跨越式发展,在国际证券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雨历程和繁荣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和丰碑,谱写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
序言绪论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辑 中国股市早年岁月(1984一1992) 秦其斌与新中国第一股“小飞乐” 具有历史意义的静安证券业务部 难忘万国黄浦营业部 证券市场如何被引入中国 尉文渊与上证所初创岁月 中国证监会成立前后 中国第一张证券报的诞生 李玉琴与首家中外合资上市企业 中国股市与经济理论的互动发展 第二辑 股份制改革的先行者——贺镐圣 行走在官员和学者之间的证券市场探索者——龚浩成 聚焦证监会掌门人 李荣融:我不敢说自己是最合适的 史美伦:证监会不可能管那么多 李青原:尽心做事纯心做人 揽十年风云展证券宏图 风起云涌的上海资产重组 上海上市公司股改回望 后股改时代中国股市风云 第三辑 海通证券公司的成长之路 “幕后推手”冯国荣 探访管金生 阚治东归来 时代之风 那时那人那事 “上海金陵”二三事 |
穿越于沪港两地资本市场 在国际资本平台上与中国的梦赛跑 五次收购亲历记 “600653”在购并中前行 第四辑 股海钩沉 卢金涛:立信会计伴随股市共成长 发展中的新世纪公司 左安龙的名利场 “上会”一年间 大庆联谊案始末 证券律师服务手记 股改前奏 b股市场的先锋队员——潘毓华 法治建设摸着石头过河 第五辑 中国股市拓荒者之歌 证券历史老人林乐耕访谈 杨百万的股市传奇 大老李:独赚赚不如众赚赚 记录中国股市时代进程 楼志文的股海春秋 我和上海股市的不解之缘 我亲历的中国股市五个第一 与中国股市五大机遇握过手吗 学术与艺术作品中的中国股市 股市里的故事 附录中国股市大事记(1978.12-2009.7) 参考文献 后记 | |
1992年底,李康从深圳回到了上海,在机关做事,却发现机关清闲非自己所追求。因此,经常潜伏在一些报刊上,写些上市公司的评论,一时倒也惬意。 1993年春节前夕,受《上市公司》编辑部主任贺宛男的委托,为该杂志撰稿。 李康说,当时各公司年报五花八门,相比之下,深圳上市公司的年报信息更加详尽,而上海公司年报无格式限制,常常寥寥数语,能隐瞒则隐瞒。 春节回家,无聊之际,李康翻看一家上海公司的年报,看了几遍也没看出什么财务问题,但并非真的是其规范,而是所给的信息实在简单零星。此时,他发现该公司董事长、监事长、总经理都不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 于是收集大量年报和资料,发现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原都持有公司大量股票,但是公司一上市他们就抛售一空,以此获利。 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个案,但如此不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现象,却没有人管。 李康又无法沉默了,在《上市公司》上拿这件事给大家敲警钟。 文章发表后,深交所与《人民日报》联合发表了有关“零董事、零监事”专题,市场震动很大。《上市公司》亦展开详细报道,将这些零董事、零监事的公司一一曝光。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还采访了贺宛男,引起了管理层的极度重视。证监会由此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监事长、总经理等在任职期间不许抛售已持有的本公司股票...... |
|
|
作 者:陈岱松 |
男,1975年11月生,福建惠安人,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工作人员,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静安区律师博士团团长。长期专注于从事金融法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曾赴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从事访问学者工作,积极参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法律的理论与实践。在Ⅸ法学》、《国际金融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金融法律论文三十多篇,主编二部、专著一部。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司法部、上海市政府、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和机构的金融课题研究工作,并于2008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