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徽气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作业区域出现不同程度降雨,最大降雨量达到56毫米。《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安徽省气象局了解到,目前,安徽沿淮及其以南地区旱情得到缓解,南部森林火险等级明显下降,但淮河以北地区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12日,安徽气象部门已进行了5架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为该省历史上单日作业架次最多、作业烟剂最大、作业时间最长、作业密度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一次,有效作业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影响区域覆盖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二。同时,气象部门还组织了旱区30多个县(区)利用飞机作业间隙开展56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发射炮弹、火箭530发。
立体人工增雨作业使久旱的江淮大地终获甘霖。气象数据显示,12-13日,安徽全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小雨,作业区降雨量普遍达到5毫米以上,局部地区小到中雨,最大降雨达56毫米,有效缓解了沿淮及其以南地区、大别山区、沿江西部的旱情,皖南山区森林火险等级也从三级降至二级。
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周述学表示,尽管人工增雨作业使大部分地区旱情得到了缓解,但由于淮河以北地区始终缺乏作业条件,加之未来一段时间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对此,气象部门将严阵以待,随时捕捉有利时机实施增雨作业,争取最好的增雨效果。同时建议旱区政府主管部门和当地农民也要加大灌溉力度,以更大程度上缓解严峻旱情。
进入10月以来,安徽沿淮淮北持续偏少降雨,导致小麦主产区土壤失墒较快,旱情发展迅速,旱区降雨量之少为1961年以来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