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讲,我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日前,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顾强说道。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在会上透露,中国已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目前我国的微型计算机、手机和电视的产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一。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网民人数均已居世界第一,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位列全球之首,PC市场成为全球第一也指日可待。今年我国软件业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10月软件业务收入超过万亿元,达到1.09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也指出,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走出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10年1-10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50589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4.7%;出口交货值29651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6.0%。
“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虽企稳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与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尚未完全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要进一步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长远、超前布局,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肖华说道。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表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有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在这几年涌现,如华为公司在2009年就投入200多亿搞研发,申请国际专利达到1800项目,占我们全国申请国际专利的22%。但我国与国外还存在不小差距,他举例说,去年美国申请专项是5万项,中国申请8000项,美国是我国的六倍。“我们GDP的差距是1∶3,而我们创新能力的差距是1∶6,因此有必要准确衡量中国跟美国创新能力的差距。”郑新立说道。他认为,我国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现在我们有了外汇储备,可以利用一些在国外具有较好科技资源的企业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距‘十二五’开局已不足一个月,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这给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具有平台型特征的信息产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十二五’规划中培育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将会进一步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罗文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