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悲喜两重天来形容今年黑电与白电的境遇恐怕再恰当不过了。从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看,国内白电企业业绩喜人,在国家扩内需政策带动下,市场销售良好,企业业绩一片飘红。与之相反的是,同样受惠国家内需刺激政策,黑电企业却叫苦声一片,近半数深陷亏损困境。帕勒咨询资深专家罗清启认为,“彩电企业的集体业绩不佳更多地源自对整个产业环节的失控,从本质上看,还是面板资源受制于人造成的。”
面板之困就像一片笼罩在中国彩电业头上的乌云。在这样的形势下,长虹等离子面板的全面量产犹如一阵劲风,不仅改变了中国屏资源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也推动了彩电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等离子:中国面板产业尖兵
技术专利一直是业内对彩电企业进军面板生产线最担心的问题。与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技术大都依靠外资企业不同,长虹很早就意识到,如果不能建立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并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彩电业在平板电视时代将彻底走向边缘化。
据了解,长虹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整合,建立起了中国彩电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群,突破了国外企业对中国彩电业的技术封锁。2006年,长虹并购韩国等离子鼻祖欧丽安公司,直接获得了欧丽安公司掌握的等离子面板的核心技术与生产线建设经验;2007年4月,四川长虹正式启动等离子屏及模组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首条国际最新一代“八面取”等离子屏及模组生产线,主要量产42英寸、50英寸及以上等离子显示屏,预计年产等离子屏200万片以上;今年1月21日,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生产线全面量产,并准备在两年后将产能提升至年产600万片(以42英寸计)。至此,长虹已成功跻身全球面板专利俱乐部,成为全球第四大等离子面板供应商。
在打破外资的等离子专利限制后,长虹通过自主研发,在材料、器件、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长虹还特别组织了一批由30名核心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涵盖芯片、软件、设计、制造、整机开发等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领域,集中了全球范围内的优势力量,中国彩电企业首次拥有了在平板时代对抗外资的“核武器”。
如今,长虹等离子面板产品的单日最高综合良品率已经达到91.21%,而较高的良品率和产业链的本土化使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优势更加明显。“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很可能使等离子成为中国彩电业的救命稻草。就液晶面板生产线而言,原始浆料、玻璃基板等基础原材料都要依赖海外进口,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内企业还是一个加工厂,只不过是产业链的长度得到延伸而已。但等离子却不同了,国内已经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
另外,等离子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与产业链上,更重要的是以等离子为主力的大屏幕电视已成为当前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一直以来,业内流传着“小看液晶,大看等离子”之说,随着人们越来越青睐大尺寸电视,等离子电视开始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Displaybank调研报告显示,全球等离子电视第二季度出货500万台,较第一季度增长27%,较去年同期增长53%,超于液晶电视的市场增幅充分说明了这点。
中国彩电业的面板情结
自全球产业进入平板时代后,我国彩电企业在CRT时代构筑的产业优势几乎一夜之间丧失殆尽。然而,受技术、资金、产业政策以及企业发展现状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的面板建设始终未能成行,这也为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痛楚。
显然,面板资源的缺失已成为我国彩电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瓶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不无忧虑地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整机的组装基地,但在核心资源显示屏的供给上,本土企业只占不到10%的份额。目前,我国彩电行业面临显示屏受控于人的严峻现实,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但彩电业面临崩溃,而且也会影响到我国信息产业的安全、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
由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掀起了一股液晶面板投资热潮:LG8.5代线落户广州、深超科技(TCL)在深圳投资8.5代线、南京中电熊猫购买夏普6代生产线、京东方已开始建设8代面板生产线。
但有些产业人士却表达了对此轮投资热潮的隐忧:首先,国内引进的生产线虽然打着高世代面板旗号,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国外企业淘汰的生产线;其次,液晶面板的专利数量较多,而且大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高昂的专利费或将成为吞噬中国彩电业利润的“黑洞”;第三,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是一个高昂的资本投入型产业,单凭一个或几个企业很难盘活整个棋局。
事实上,在面板投资上,国内企业并非是单选题,而是一道多选题,国内企业的等离子情结始终很浓。“等离子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而且目前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了部分核心专利,这使其明显优于液晶生产线。同时,国内目前拥有相对比较完善的产业链,这大幅降低了总体产业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市场已经呈现出大屏幕发展趋势,而这恰恰是等离子的优势。”
有消息人士透露,国内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最快也要2011年才能实现量产。而据了解,目前安徽鑫昊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长虹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已经全面量产,对被称为“时间产业”的面板业来讲,这无疑是一个最大利好。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说,相对液晶而言,产业链实现本土化的有利条件让等离子的成本更有优势,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离子电视的成本要比液晶电视的成本低近10%。
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将核心技术与核心器件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突破的产业方向,面板作为彩电业的关键资源,占据着70%至80%的成本,这是国内企业面板情结的根源所在。然而,从总体产业形态分析,等离子投资似乎要比液晶明朗的多,即便当前其市场份额较之液晶要小,但随着产业的总体推进,等离子实现产业逆转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