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78家房地产为非主业的央企“磨磨蹭蹭”不愿退出市场的时候,监管机构日前向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根据这一名单,多家银行已经要求分支行只能对名单中所列的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对16家之外的央企不得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有网民认为,监管机构想办法把不愿离开房地产市场的央企给逼走,将给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毕竟房地产企业没有信贷渠道,无异于飞机折了翅膀;但是,也有网民认为,即使78家房地产非主业的央企完全剥离房地产业务,也未必能看到调控所期待的效果,因为卡信贷不是唯一的好办法。
为“逐客令”叫好
署名为“王丽”的网络文章指出,为了安抚或者彻底平息公众对涉及房地产市场央企的不良印象,还国内房地产市场一个民营企业公平角力的和谐氛围,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了“清退令”,可是9个多月过去了,仍有许多央企旗下的地产公司至今未见动静,这种结果,让公众对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以期房价下跌的期待再次落空。
于是,监管机构只能另想法子来把它们给逼走了。这个看似很有效果的“逐客令”就是从资金源头上卡住那些依旧“赖”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央企,让他们没有米做饭,自然也就不会恋着房产市场的“锅台”等着“暴食”房地产带来的丰盛大餐了,这招的确挺管用。做房地产,没有信贷渠道,那无异于飞机折了翅膀一样,基本上就不可能搞什么规模性的房产开发了。
卡信贷并非万能药
一位江苏的网友称,国资委认可的“可以从事房地产业务的16家央企”的地产总额,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换言之,即便其他数十家央企乖乖退出,央企的房地产业务量仍然巨大。而在地产利润妩媚妖娆的背景下,即便假设银行很乖很懂事,严格按照“红名单”对16家之外的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不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但对本就神通广大的央企来说,“融资”是不是只有银行这一处呢?民间资本或境外游资如此之众,央企料想也不会死在严苛的银行信贷政策上。
还有网民对“红名单”表示担心,监管机构在给商业银行下发的房地产央企的“红名单”依然给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权力,如果不是完全退出,而只是采取限制性措施逼迫一部分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那剩下的这16家央企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和资金整合能力岂不是更加庞大和不可撼动,造成事实上的潜在垄断市场。
调控需要多管齐下
有网民分析说,78家房地产为非主业的央企之所以与楼市藕断丝连,说明即便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断加码,但央企仍看好房地产市场的“美好未来”。在这个价值判断的支撑下,谁也不愿、不敢贸然退出,不然,再次进入的门槛和成本将更为可观,因此能拖则拖,能赖则赖。即便是眼下在“积极行动”的,也只是出售那些具有恶化财务报表和黯淡投资前景的企业,而盈利能力强、土地储备丰富的央企,自然不愿退出。
有网民说,即使这78家房地产非主业的央企完全剥离房地产业务,也未必能看到调控所期待的效果,房价坚挺的现实还是依然存在,因为土地财政的土壤仍然没有改变,房产税出台时间不定、效果未知,仅仅靠卡信贷来逼迫一些央企退市,恐怕还是遏制不了地方政府卖地炒地的冲动。怎么降房价,怎么遏制央企的开发冲动,怎么解决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问题,着实需要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