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06 作者:拉巴次仁 来源:半月谈
|
|
|
据公安部交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最近曝出最新研究成果,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 与愈演愈烈的拥堵状况相对的是,中国汽车产销量全线飙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世界第一,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预计将超过8500万辆。 一些专家指出,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还没发展起来就先堵上了,主要缘于他们走了一条和一线城市一样的老路:先发展汽车再修路。 安徽省人大常委李益湘认为,中部城市交通拥堵主要原因在于“以前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前瞻性,已明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 还有专家直指大中城市明显缺乏对小汽车的总量规划、使用控制。不仅没有上牌费,而且包括燃油税、停车费等在内的使用成本也很低,极大地刺激了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例如,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尽管停车位缺口达1万,但地下停车费仅为每小时5元。 当然,二、三线城市还没有形成一个方便、快捷、便宜的公交系统,也是私家车队伍迅速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破解“拥堵”难题,专家和管理部门意见纷呈。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认为,应建立按交通拥挤程度分区域、分时段的停车收费标准,促使一批车辆高峰期尽量少去拥堵路段。 公安部、住建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陆化普建议开征拥堵费。“你买车,我不能剥夺你的购车权,但我要保护全体人们的利益。尤其要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哪拥堵哪收费。” 李益湘则认为,二、三线城市交通布局和公交系统建设也要跟上。综合利用多种交通工具针对不同需要来解决问题。如轻轨、磁悬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新型有轨电车等,在合适的城市都应该得到推广。同时,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大力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公交换乘中心,将地下空间资源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招标、挂牌和拍卖。 二三线城市的未来会不会重蹈“首堵”之城北京的覆辙?我们不要一次又一次被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的“老包袱”压得透不过起来,二三线城市快速蔓延的“拥堵城市病”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节选自《半月谈》报道《二三线城市交通开始拥堵 道路规划缺乏前瞻性》)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