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意谈价格升势,不愿意谈行业乱象;只愿意制定‘标准’,不愿意实施监测;只愿意囤货待涨,不愿意扎实创新;只愿意‘吹高’价格,不愿意警示风险。”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一位曾经加入过当地红木家具行业协会,随后又愤然退出的红木家具业内人士时,他向记者坦陈的“行业机密”。在反复要求记者绝对不能透露姓名的情况下,这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逐一揭示了“行业奥秘”。
——红木产业链很长,炒作因素导致利润率更高,可能达到数千倍。
整个红木家具的产业链很长,正常情况下,利润率只能占整体价格的20%-30%之间。这就是说,整个行业中,收购原料占成本的30%,储藏运输占成本的20%,设计和人工占成本的30%,剩下的就只能靠管理和销售来挣钱了。
但是,从2004年以来,红木家具行业中的整个利润链倒过来了,收储购买成本占价格不到10%,储藏运输只占10%,而靠炒作赚取的利润,有些商家甚至达到了原先利润的几十倍。很多红木家具经销商转而只搞收储,不搞加工,也不搞运输。当时的情况是:“只要手中有原料,一夜醒来就能赚个10%-20%的利润。”
——涨潮的时候,大家都在“漂浮”,退潮之后,裸泳的还期盼着“皇帝的新衣”。
2004-2007年,价格飙升的时候,所谓的行业协会没人给过我风险预警信号,这导致我大量采购了不少原料,很多还是储藏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就是价格最高的时候,我所加入的行业协会也没有人站出来提醒大家要注意行业风险,发到手机上的短信、协会里的信息传递,也都是“一片蒸蒸日上”的“幸福时光”。也就是在泡沫破灭之后,我才愤然退出协会的。
2009年下半年开始,把我晾在一边一年多时间后,竟然不少打着各式各样行业协会、信息协会、加工协会、仓储物流协会旗号的人来跟我联系。知道我手上还有原料,希望能借此机会再炒一把。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现在国家调控楼市,大量资金正在从楼市抽逃,黄金炒得差不多了,红木家具一定会成为下一个出口。”
我也希望自己能发财,但“曾经的心痛”告诉我,红木行当与翡翠玉石非常相似,很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比股市还不透明。我只想好好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会再参与炒作。我肯定不会在退潮之后,还盼望着自己再穿上“皇帝的新衣”。
——有标准无执行,有“代理”无直营,有炒作无售服,这都是红木家具中最大的危机。
我在这个行当中也混了近10年。前些年加入的所谓“行业协会”、一些地方颁布的所谓“执行标准”,都是空话一套。真正按照“标准”执行的没有几家。红木家具为什么不像柚木、橡木、水曲柳木那样,开有直营店,有售后服务,而只是搞代理店、连锁店,就是因为大家都赚惯了囤积材料、相互吹捧的“快钱”。很少有人愿意扎扎实实做市场,老老实实靠“走量取胜”,薄利多销。
这个行业的产业链就是:“老鸟”吃“小鸟”,“小鸟”吃“菜鸟”,“菜鸟”吃“圈外人”。真正的“大鳄”还是掌握着大笔资金主动权的人。最要命的是,国内谁都不敢说自己是权威专家,因为专家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相关链接>>>——————————————————————
红木家具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全球囤货潮”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对红木家具业内人士进行进一步追踪采访时发现,随着全球资金流动性的增强和红木家具行业内运作理念的竞争加剧,红木家具的“市场乱象”正被逐渐“大浪淘沙”,而与此同时,更多的资金开始涌入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红木家具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全球囤货潮”。[详细]
红木家具:从“天价”暴跌到“地价”的背后
博览会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年标出8000万元10件套的‘天价家具’,现在不到60万元就能买到19件套,价格缩水了100多倍还不止。原来卖一套家具能买一架‘空中客车’,现在可能还买不到一台越野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