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哥本哈根大会后,各国又迎来了一次应对气候变化的重量级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举行。由于目前各种矛盾和分歧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外界对在坎昆会议上达成具有约束力的统一协议普遍期望不高,而将希望放到明年的南非会议上。
目前,《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发达国家至今没有对其到2020年的量化减排指标作出明确承诺。发达国家口头提出的减排承诺不仅各不相同,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和科学的要求,而且也缺乏国内立法支持。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承担量化减排指标,并以此作为避谈自身责任的理由;另一方面,有意混淆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的义务。在今年波恩、天津会议上,美国要求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行动等也纳入国际核查范围,以此作为自己作出减排承诺的先决条件。
有报道指出,欧盟在此次会议上将坚持20%的减排目标,并把愿意考虑《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当作谈判筹码,还将坚持“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行动要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并让更多贫穷和弱小的国家受益于“清洁发展机制”。
目前,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已经成为当前气候谈判中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重要力量。
有观点认为,“基础四国”将继续敦促发达国家按照《京都议定书》要求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承担可相比较的减排指标,并催促发达国家尽快落实“快速启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