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就《社会保险法》进行解读并回答提问时表示,应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加大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力度,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但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有网民认为,福利过度不仅造成养懒汉的社会弊端,同时扼杀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但是也有网民认为,目前我国福利水平普遍偏低,现在说“福利过度”为时尚早,反而是应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福利过度”养出懒汉
有网民表示,西方一些国家确实存在“福利过度”问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时常捉襟见肘,并让极少数人躺在社会福利上睡大觉、做懒汉。我国在福利制度建设时应该引以为鉴。
署名“黄志涛”的博客文章表示,高福利社会的一个弊端就是养懒汉,这对于勤劳工作的人是极不公平的。想一想,如果人越勤劳,收入越高,结果纳税越多,反而导致收入下降,则必然导致这些人失去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国家丧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另一方面,为了维持高福利制度,往往使得国家背上沉重的负担,出现财政困难,最终必然是难以为继。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在博客文章中指出,(高福利)不良的副作用是什么?就是改变了人们努力的方向。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努力去赚钱,也就是创造财富。而在福利制度中人们努力去钻空子。交钱的时候躲着走,分福利的时候抢在前。整个社会的奋斗方向被扭曲,从财富创造变成了财富分配,人们的力量用于互相抵消的内耗,不能增加社会的财富。
现在说“福利过度”为时尚早
虽然有网民认为,应该尽量避免高福利现象的出现,但是也有网民指出,目前我国社保的覆盖面还不够全面,低收入家庭享受的福利基数还很低,现在说“福利过度”为时尚早,反而是应该加大福利保障。
署名“郝金刚”的博客文章认为,社会不应该养懒汉,每个人都应该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个观点绝对没有错。但事实是,今天中国老百姓享有的福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中国的福利欠账太多,现在才刚刚开始还账,而且力度和速度远远赶不上GDP的涨幅,更赶不上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幅。
署名“淡泊明志”的博客文章认为,基于国情现状,时下的问题不是公民福利支出让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而是财政收入连年“飘红”,但在公民福利支出方面还显得过于小气。政府财政收入如何分配使用是一个宏大命题,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财政收入“取之于民”应当“用之于民”而不能“用之于官”,不能用之于“三公消费”、“形象工程”。
福利制度要保障公平
有网民认为,虽然中国当前整体福利水平极低,但并不妨碍有的群体享受非常高的福利水平,所谓“福利过度养懒汉”的观点,只看到了既得利益者的福利水平,而没有看到遭受不公平社保人群的现状。我们不能享受着国家的高福利而不去顾及低福利的人群。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确保公平公正。
署名“蔡立博”的博客文章认为,高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实施,先要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大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的同时,财政支出应向低收入者倾斜,防止两极分化,要在制度上做到没缺失、覆盖上没遗漏、衔接上没缝隙,加大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全实行公开、透明的福利政策,相信即使在高福利的情况下,也不会有懒汉坐吃山空了。
署名“黄志涛”的博客文章认为,我们目前必须做的,也是完全可以做的,至少有三件事:首先,建立比较合理的医疗福利。那是为所有人的服务,取消特权阶级的优待,让百姓看病无后顾之忧。其次,建立比较良好的教育福利。从幼儿园到高中,让大家都可以支付很少的费用,获得水平相当的教育。此外,建立住房的福利。保障住房的基本需求,各地确定基本的标准,以较低的费用给每一位达不到标准的公民提供住房。这三条可以看成是我们目前应该争取的社会福利条件。至于长远的目标,更高的目标,等这三条实现了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