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FBI的工作人员突袭检查了美国三家对冲基金的办公室,并带走了成箱的文件。这三家公司被认为与一桩内幕交易案件有关。图为执法人员搬走印有“证据”字样的箱子。(路透社) |
据了解,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出台后,“内幕交易”这一具有欺骗性的谋取利益的模式将被法办。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因金融机构制造的次贷危机而逐渐失信于普通投资者,而此番监管机构的“严打”正是为弥补和修复不正之风对市场所造成的创伤,观察人士认为,这对各国来说均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金融咨询机构的高管、台湾裔美籍华人DonChingTrangChu也许没有想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逮捕行动会来得这样快。美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他还休闲地穿着红色衬衫和灰色裤子待在家里,FBI的特工就敲开了他的家门,使他成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内幕交易调查中被逮捕的第一人。
此举引起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媒体纷纷使用“加速”一词形容此次内幕交易大调查带来的紧张气氛。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纽约检察官办公室和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在经过近3年的调查取证后,准备联手在年内提出大量内部交易指控。接下来还可能有大量涉案人员被捕。
逮捕第一人
Chu被指控犯有证券欺诈和通信欺诈罪,如果这两项罪名均成立,他最高可被判处30年监禁。
DonChingTrangChu现年56岁,出生于台湾,1997年加入美国国籍。他供职于第一环球研究公司(PrimaryGlobalResearch)。这家公司自称独立金融研究机构,掌握在多个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顾问资源。根据公司网站的信息,Chu是数据通信业资深人士,是“通往亚洲专家和数据资源的桥梁”。FBI在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家中逮捕了他。
这是一项规模更大的对冲基金内幕交易调查的一部分。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这有可能成为一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幕交易犯罪案件。该案标志着美国当局首次开始打击为交易员和行业专家“实时”牵线搭桥的专家人脉顾问公司。
根据美国联邦检察官的指控,2009年7月,Chu安排一名对冲基金交易员在数据正式发布之前,从一家上市技术公司的高管那里提前获得了营收、销售和利润率数据。
这位对冲基金交易员已经在2009年的另几宗内幕交易调查中认罪,他还是对冲基金盖伦集团(Gal-leonGroup)创办人拉贾·拉贾拉特南内幕交易案的合作证人。拉贾拉特南案的庭审将于明年开始。这位对冲基金交易员已经同意FBI对其电话进行录音。
目前,Chu已经缴纳100万美元保释金获释。他上缴了护照,行动被限制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新泽西州的部分地区。
人脉网络成调查重点
这个所谓的“专家人脉”产业的经营模式就是,帮助付钱的投资人与那些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企业、产业或国家接触,甚至包括帮忙与特定公司
的现职人员牵线。
有分析称,联邦调查主管机构目前可能还没查出个什么眉目,但是针对“专家人脉网络”进行调查的思路实属合理。这个所谓的“专家人脉”产业的经营模式就是,帮助付钱的投资人与那些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企业、产业或国家接触,甚至包括帮忙与特定公司的现职人员牵线。
专家人脉公司雇用上市公司在职或离职员工,以及医生和其它专业人士,让他们为做投资决策的基金公司担任顾问。纽约“正直研究联合会”2009年末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1/3的机构类投资管理公司都使用专家人脉服务。
这些顾问提供的服务可以包括与交易员见面或进行电话沟通,讨论他们公司或行业的新情况,报酬一般是一个小时数百美元。专家人脉公司说,其内部规定禁止顾问透露保密信息。
内幕交易的牟利方式一般是在并购交易公布前买进收购目标的股票,在目标公司股票升值后又将其卖出。
此外,技术进步也给违规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当今金融世界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方式更加复杂,同时存在更多隐秘之处。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金融世界里,内部人员能比一般人更早地分享信息。
越来越多地使用秘密侦察技术
“我们开始在白领犯罪案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秘密侦察技术,而这些技术过去只在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调查中才普遍使用。”
FBI的特工本周还突击搜查了三家对冲基金公司的办公室。FBI突击搜查前,《华尔街日报》上周末的一篇文章就预言,一轮将使顾问、投资银行家、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交易员陷于不利局面的内幕交易调查即将来临。据熟悉内情的人士介绍,这轮调查的规模和重要性将超过以往所有的内幕交易调查。
美国司法部刑事司首席检察官助理兰尼·布鲁尔表示:“我们开始在白领犯罪案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秘密侦察技术,而这些技术过去只在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调查中才普遍使用。”
美国司法部的一些最高级别官员最近几周还曾公开表示,将在调查商业欺诈案中继续使用“更大胆的手段”。
这些表态显示出当局追查到底的决心。福克斯商业频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司法部计划打击多达数十家涉及内幕交易的对冲基金公司:“他们认为对冲基金一直具有不公平的优势。包括他们如何赢利、如何获得信息,即使在这些方面他们并无违法行为,司法部仍希望能改变对冲基金业的操作模式”。
参与这轮调查的曼哈顿地区联邦检察官巴拉拉表示,内幕交易是其刑事工作的一个重点。他还表示,非法内幕交易肆无忌惮,甚至可能是在与日俱增。
此外,为加强执法力度,SEC今年开始向刑事检察官学习,利用正式的合作协议调查内幕交易。合作协议对一些涉嫌违规的个人提出可做相对宽大的处理,但条件是他们要提供关于欺诈和其它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相关信息。
SEC执法部副部长弗瑞斯塔德说,自从SEC今年1月起采用这种合作协议以来,该方法已被累计使用过十六七次。SEC发言人本月22日证实,一些合作协议涉及内幕交易调查。
知情律师表示,检方及有价证券监管当局可能会针对规模1.7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产业提出多起控告,而非只办单独一件超大型个案。这些律师熟知调查内容,但在细节尚未公布的情形下不愿其身份曝光。
突袭搜查逐步展开
“这是一场正在进行的一场大调查的一部分。”
此次FBI突击搜查的三家对冲基金公司分别是波士顿的洛赫资本管理有限公司(LochCapitalMan-agementLLC)、戴蒙德巴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DiamondbackCapitalManagementLLC)和莱维尔环球投资者公司(LevelGlobalInvestorsLP)的办公室。其中,后两家对冲基金公司的负责人都曾在斯蒂文·科恩的SAC资本顾问公司(SACCapitalAdvisors)担任管理人员。
FBI发言人理查德·科尔科说,FBI在执行法院授权的搜查令,这是正在进行的一场大调查的一部分,但是他拒绝发表更多评论。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备案材料,今年年初洛赫资本管理有7.5亿美元的资产。该公司由蒂莫西·麦克斯威尼和托德·麦克斯威尼两兄弟掌管。麦克斯威尼兄弟的一个熟人、对冲基金经理斯蒂文·福尔图纳曾在盖伦集团内幕交易案中认罪,并同意配合仍在进行的盖伦案调查。
路透社的评论指出,这些遭到突击检查的公司尚未被找到相关事证,并不一定会遭受重创。比如,尽管SAC资本顾问公司多年来遭到经常性调查,但这家大型对冲基金尚未接获任何正式的指控,而戴蒙德巴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莱维尔环球投资者公司的创办人皆与SAC资本顾问公司负责人科恩师出同门。
SAC资本顾问公司目前管理着约160亿美元资产,据《商业周刊》报道,该基金每日交易量占纽交所总交易量的3%和纳斯达克的1%,可谓不折不扣的金融大佬。有业内人士称:“因为SAC交易量巨大,其交易佣金对于银行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前曾有媒体报道,华尔街银行通常会把研究报告先给SAC看,当时就有人出来指责,这已经算是内幕交易了。”同样,其他正在接受调查的金融机构也都来头不小。
内幕操作泛滥逼走散户
“很多人现在认为,华尔街比轮盘赌也好不到哪去。”
掩盖真实信息、非法串通的内幕交易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走势,尤其是股价的波动被人为操纵,这种风气让吃尽苦头的美国散户投资者不得不选择离场。
路透社报道称“散户曾经对股市投入的信念与金钱都已严重缩水。过去10年间股市的两次重大崩盘,都离不开神秘事件与错综复杂的交易案例,这已经造成对华尔街的普遍质疑。很多人现在认为,华尔街比轮盘赌也好不到哪去。”
2008年6月初,散户丽安娜·切斯赶在雷曼兄弟倒闭前撤出了股市。她说,她和丈夫那时都感到了网络泡沫时期曾有过的感觉:市场变得“好诡异”。切斯表示不打算再回去了。她说:“股票不是投资,而是赌博。”
专家担心,人们可能由于规避股市,反而在客观上协助打造了为一般投资者所深恶痛绝的市场形态———交易量低,走势由即日买卖推动,极易突然转变方向。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随着股市大起大落,撤出股票共同基金的资金规模高达2340亿美元。去年,即使市场回稳,投资人仍陆续撤离。最糟阶段似乎已经结束,整体撤离股市的资金仅90亿美元,而且资金开始回流进入国际股市。
但这一情况在2010年再度恶化。ICI估计,今年截至8月底止,共同基金流失的资金已达190亿美元。9月股票基金已连续第五个月呈现资金外流。这种现象通常只会出现在重大事件之后: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期间,曾经连续七个月资金流出,而1987年10月发生黑色星期一股市大跌之后,则是连续八个月资金流出。
投资人大部份是避开股票,转而拥抱债券及其它固定收益资产,放弃获得高报酬的可能性,以换取稳定性。债券型基金2009年吸引3760亿美元的天量资金流入。2010年截至8月底止,估计又有2160亿美元流入。
如今,就像当年步入大萧条之后的情况一样,或许整整一代投资人都开始变得与股市极为疏离。
亚欧市场引以为戒
对于对冲基金和部分私募基金来说,这一系列新规无疑是一场关乎生死的严峻考验。
美国金融市场的“清理整风运动”意在弥补之前国家经济遭受的伤害。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欧洲和亚洲的相关监管部门也抓紧制定新规,以防范风险,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运作极隐晦甚至在灰色地带游走的机构。
顶着来自美、英百般指责的巨大压力,欧洲议会本月11日以绝对高票通过了有关另类投资基金经理人的监管指令(简称“AIFMD”)。其中所谓的另类投资基金,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商品基金,以及其他没有归于原欧盟可交易集合投资证券指令监管下的各类基金。
在具体监管举措上,该法案保留了有关欧洲作为统一市场的观点,要求所有非欧盟另类投资基金经理必须领取“执照”后,才能合法地在欧盟金融市场经营。该指令还提出了保护投资者的一系列新规定,包括对超过1亿欧元的对冲基金和超过5亿欧元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注册监管授权要求;提出对冲基金最低启动资本和维持资本的要求;限制另类投资基金经理人的杠杆;所有的另类投资基金经理人都需要在欧洲开设托管账户;需要指定独立的估值机构。此外,指令还对基金卖空操作以及重大投资策略的信息披露等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一系列新规无疑是一场关乎生死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关于领取“执照”和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从其监管的对象上来看,该指令将房地产基金以及其他以前未纳入监管的各类基金也纳入其中,对这些基金也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
同时,亚洲也着手应对投行某些“不靠谱”的业务行为。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亚洲独立研究供应商协会(AsiaIRP)将于本周开始运营。该协会指出,投资银行既执行交易、又提供研究报告的双重职责,可能会造成利益冲突,因为在分析部门跟踪的股票中,投行其它部门可能存在既得利益。
AsiaIRP表示,在亚洲地区,交易与研究经常被当作一种服务进行销售,因此研究通常被视为一种“免费”服务。这阻碍了独立研究公司与分析师开展业务。AsiaIRP联合创始人之一、朗伯德街研究亚太区主管爱德华·斯托克雷希尔说:“亚洲是时候迈出类似的步伐了。全球金融危机凸显出,投资者指望投行具备的管理能力也许已不复存在,这使他们感到失望。”
[相关链接]
部分涉嫌违规机构来头不小
早在2007年金融危机前夕大量并购案发生之时,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就已经在对并购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问题展开调查。去年秋季,SEC向30多家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发送了传票。
部分传票涉及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Corp.)2009年被默克公司(Merck& Co.)收购前,一些投资机构对其股票的交易。收购计划公布前的一个交易日,先灵葆雅股价上涨8%,公布后的交易日上涨14%。SEC曾在传票中要求投资者提供其与一些公司之间就先灵葆雅等并购案进行沟通的信息,其中包括齐夫兄弟(ZiffBrothers)、加纳合伙人有限公司(JanaPartnersLLC)、TPG阿克森资本管理公司(TPG-AxonCapitalManagement)、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FinancialInc.)旗下资产管理机构(JennisonAssociates)、瑞银集团(UBSAG)旗下金融服务公司(UBSFinancialServicesInc.),以及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AG)。
据知情人士介绍,受到关注的各项并购交易还包括2007年阿斯利康(AstraZeneca)收购地中海免疫公司(MedImmuneInc.)。这桩收购于2007年4月23日公布,那一天地中海免疫公司股价上涨了18%。
据悉,调查人员还在调查高盛公司的投资银行家在高级医疗光学公司(AdvancedMedicalOpticsInc.)的股票行情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该公司在2009年被雅培制药(AbbottLaboratories)收购。收购交易于2009年1月12日公布,当天高级医疗光学公司股价上涨了143%。高盛在两起交易中为地中海免疫公司和高级医疗光学公司提供了咨询。
检方还在调查一些对冲基金交易员是否获得了高级微设备公司(AdvancedMicroDevicesInc.,即AMD)的内幕消息。美国政府去年对对冲基金盖伦集团创始人拉贾拉特南和另外22名被告发起内幕交易诉讼,AMD公司牵扯其中,引人注目。盖伦案已有14人认罪,拉贾拉特南拒绝认罪,预计将在2011年年初受审。
知情人士说,调查的另一个方面,则是判断数家对冲基金和交易公司的交易员是否通过不当手段,获取了有关医疗、科技等行业未决并购交易的非公开信息。其中就包括一家250人的交易公司纽约第一证券(FirstNewYorkSecuritiesLLC)。知情人士说,该公司的部分交易员2009年因事先预知了未公布的医疗等业并购案而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