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节约土地、彰显现代。作为地标,它们是城市迈入“国际大都市”的标志之一。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杭州都已出现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然而,上海近日发生的特大火灾,“烧”开了摩天楼可能暗藏的消防安全隐患,也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盲目“攀高”鸣响风险警钟。
摩天大楼消防的“先天之痛”
|
记者 刘军喜
摄 |
目前北京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大约60座,上海则达到数百幢之多。应对火灾的救援能力、灭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奋力追赶”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速度。
火灾,被消防界称为高层建筑的“先天之痛”。“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体现在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火险隐患多等方面。”北京市消防局防火部部长谭林峰说。
消防专业人士表示,高层建筑内部拥有大量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排气道等各种纵向通道,会形成“烟囱效应”。此外,高空位置气流运行速度快等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因素,也会加速高层火势蔓延。
所谓“烟囱效应”,是指高层建筑中从地面一直通向顶层的纵向通道,犹如一座座拔风的“烟囱”,加速火势蔓延。高温状态下,由热对流导致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每秒0.5米至3米,但是烟气沿着纵向通道扩散速度可达每秒3米至5米。
上海市消防局的试验测试数据显示,一座100米高度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依靠纵向管井扩散至顶层仅需30秒钟,由此整幢建筑顷刻间变成“立体火场”。
高层建筑中复合地板、墙壁贴面、地毯大多为有机、复合材料,碳氢化合物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建筑火灾导致的死亡中,约八成为烟气中毒窒息而亡。
除去“烟囱效应”、“有毒气体”,楼梯疏散通道拥挤而漫长,是高层建筑应战火灾的第三个“先天不足”。消防专家指出,楼层多、人员集中、疏散距离长是高层建筑的特点;各种纵向通道的拔气力大,导致火势和烟雾蔓延快,用于疏散的楼梯间一旦进入烟气,会严重影响疏散。
据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介绍,此次上海大火当消防力量到场时,火势非常猛烈。
“居民家庭中易燃物较多,管道燃气关闭后还有一定余量;起火的建筑为塔式建筑,体量大,火灾控制难度大;起火建筑的东侧、南侧都没有消防登高面,云梯车、举高车无法靠近实战。”陈飞说。
常规云梯车最多四五十米的救火高度、直升机灭火难以连接室外消防栓等局限,也使得火灾成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越来越多摩天大楼的“先天之痛”。
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副局长李进说,目前北京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大约60座。
在金融中心上海,消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万幢,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几百幢。在中国“十朝古都”西安,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也已有2000多座。
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拔地而起。然而,常规云梯车最多四五十米的救火高度,水枪射程也仅几十米,直升机灭火难以连接室外消防栓……
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应对火灾的救援能力、灭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奋力追赶”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速度。
上海目前拥有消防云梯车、曲臂车等各类举高车近40辆,其中可升至50米以上的云梯车10余辆,最高可升至90米的举高车仅有1辆。
尽管这辆进口举高车的顶端工作斗,配备连着水带的固定水炮;然而,面对高层建筑立体燃烧时,也只能封住一个方向的火势。
此次大火中,3架警用直升机曾试图通过索降方式,营救高层建筑顶部受困群众,但迫于浓烟、火势等客观条件而无奈放弃。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规范研究室主任倪照鹏表示,轻型直升机无法携带大量水源,不具备成为火灾中主要救援方式的条件。
“直升机可扮演输送消防人员、伤员的角色,但需要安全的停机坪和作业面积。”倪照鹏说。
有关专家分析,直升机悬停在失火大楼上产生的强大气旋,也可能会助燃大楼的火势,不利于灭火救援。
“我身在这样的一个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作家韩寒在博客中写道,“相信这次上海已经展示了所有针对高楼的消防硬件,我只能说,这些太少了。”
上海火灾之后,上海已计划购置一架重型消防直升机。西安、北京等地已透露将采购灭火有效高度达101米的消防车。
然而,施救高度和施救能力与高层建筑火灾蔓延的速度相比,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疏散困难的问题。
消防界业内人士指出,高层建筑面临火灾时,云梯洒水效果有限,直升机因储存水量非常少,若实施楼顶救人,低空飞行会受到气流、烟雾等风险影响。
“况且,从火场里奔到楼顶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位消防人士说。
此外,不少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形同虚设,火灾发生后,几十层高的楼,消防员也只能走楼梯,体力严重透支,人员、装备都不能及时到位,难以迅速控制火势。
城市化迅猛 城市灾难可能会增加
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杭州都已出现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面对中国许多城市的建筑密度过大,上海城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认为,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止灾因子”,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润,更不可盲目“攀高”。
上海“11·15”火灾现场多名幸存者、目击者反映,看到大楼窗外施工的保温材料在燃烧。楼体施工现场的尼龙织网、毛竹片、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物,特别是包裹楼体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燃烧后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吸入可导致中毒死亡。
2010年1月,天津市河东区一处超过20层的在建经济适用房发生火灾。楼体外围可燃保温层全部烧掉。
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中,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装修的建筑过火,监控录像显示仅46秒有毒浓烟笼罩整个大厅,造成44人死亡。
对比中国进行的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项目,西方发达国家用更好的节能方式代替了为建筑外墙“做保温层”。
此外,美国防火法规规定,凡高层民用建筑必须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紧急照明设备、紧急排烟设备和安全疏散设施。
国外一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每14层会有一个由特殊阻燃材料建成的“避难层”。配备的专门增压设备可将空气往避难层以外压出,防止有毒烟气、火苗侵入。此外,还有“逃生梯”、“逃生井”等逃生通道,并以制度保障公民接受“逃生”的培训和演练。
面对中国许多城市的建筑密度过大,上海城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认为,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止灾因子”,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润,更不可盲目“攀高”。
“城镇化过程中应做好整体的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以应对城镇化飞速发展带来的消防压力。”李进说。
11月23日,记者获悉北京市将在一至两年内为市内58座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安装消防综合数字预案系统和消防训练系统,以应对高层防火难题。
北京消防局副局长李进说,这个课题旨在解决火灾中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定位问题。目前,329.9米高的国贸三期和央视大楼已完成数字化系统的研发工作。
未来火灾时,系统根据起火点位置、当时风向等气候因素,分析火势蔓延趋势,同时对周围消防队配置进行数据分析,以最快时间确定需要出动的消防车数量、种类,并指挥消防云梯布置。
此外,北京市科委表示,正在联合企业,共同研发射程更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消防车,“未来力图把水打到二、三百米”。
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7.9%增加到46.6%,正在逐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经验,中国已步入城市化率在45%至55%之间的城市化“高峰发展时期”。
大规模的城镇化将是我国今后扩大内需的主要方面,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到2020年将达到55%至60%,接近2亿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
观察人士指出,城市化将是“中国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和未来中长期政策的重要结合点”。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类似高层建筑火灾的城市灾难可能会增加,如何加强对民众生命财产的保护,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政府的重大课题。
超高建筑的超难度逃生
自救与防灾,是逃离灾难的“防火墙”。然而,高层火灾这不仅体现在救援难,更在于居民自行逃离火海难。
在“11·15”上海火灾现场,一些被大火烧得衣衫褴褛的幸存者站在滚烫的金属脚手架上等待救援人员。
“我听到外面在喊救命,我在窗户看,有的邻居就在脚手架上逃生。然后他们逃不下(楼),我就把他们放进来,大概有五六个人,我把他们救下来。给他们毛巾,让他们自救。”幸存者石女士描述当时的场景。
火灾发生时,石女士和刚动过脚部手术、无法行走的丈夫正在位于12层的家中。他们用毛巾捂住脸,退到楼道中烟雾较少的电梯间,终于等来了消防战士的营救。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规范研究室主任倪照鹏对记者表示:“超过50米的楼层高度,基本上主要靠自防自救,楼梯间防火通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建筑物间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高层或地下建筑的走道、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应按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设施”、“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机机场”。
然而,另一现状是,中国一些大城市建筑密集,尤其许多老式住宅建筑没有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自救与防灾的“防火墙”并非搭建牢固。
楼梯防火通道的防火门通常有自动闭门器,在平时原本应保持关闭。一些居民为出入方便,用各种器具长期将楼梯间的防火门顶开,甚至导致自动闭门器失灵,并在疏散通道堆放大量杂物。
火灾发生时,敞开的防火门不但无法阻挡烟火,反而使纵向的疏散通道成为“烟囱”,加速有毒烟气和火势的蔓延。此外,很多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成为公共仓库,常年堆放杂物。
上海市建筑学会秘书长、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副总裁曹嘉明说:“我国目前城市呈现高密度发展趋势,高层建筑成为主流,防灾问题应高度关注。”而消防设施的后天管理失灵为高层建筑添加隐患——自救与防灾的“防火墙”出现裂缝。
倪照鹏说:“为防范高层火灾重大灾难性后果,对楼梯防火通道中防烟系统和防火门等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障运行尤为重要。”
此外,上海“11·15”火灾起火大楼住户还反映,自从施工后楼道里都是(施工人员的)烟屁股,保洁人员也不清理。住户赵女士称,不止一次向物业反映施工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但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在发达国家,高层建筑除设立避难层,配备消防滑梯、自垂救生索、安全绳、袖珍降落伞等救生器材外,公民几乎都受过以制度为保障的“逃生”培训,甚至学龄前的孩童都晓得小小打火机可酿成重大灾难。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提高,好比积极构建自救与防灾的“防火墙”。
“平日制定完善的火灾逃生预案,加强高层建筑内的人员逃生演练也很重要。此外,要加强对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内人员疏散的系统研究。”倪照鹏说。
据了解,失火大楼施工工程总承包方是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方是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项目从上至下至少经过三层转包,具体施工人员中竟有许多无证马路散工。
刑事拘留无证电焊工在互联网上引起争议。有网友认为,无证电焊工是受公司安排施工,临时工、农民工背后的正式工、老板们才应真正负起责任,而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值得思考。
比如,无证农民工背后是否有建筑施工违规转包和农民工培训走过场的问题?建筑单位、安全监管单位责任是否落实到位?高层消防系统在火灾事故是否得到有效应用,是否得到物业公司有效维护?
目前,多地部署防火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北京市正在部署针对高层建筑和各施工工地的防火安全检查,尤其将针对高层建筑、特别是居民楼的消防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并将组织火灾疏散演练。
相关链接>>>——————————————————————————————
国外高层建筑消防
在高楼林立的纽约,市消防局对高层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评估电路、管道、消防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的设计安全性。只有通过消防局验收,该建筑方可被正式销售或安排人员入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