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参观调度室。资料照片 |
|
中煤集团大楼。资料照片 |
2007至2009年,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考核的第二任期。这三年,对于中国能源行业、特别是煤炭行业来说,是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曾经在中央企业中规模较小的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集团”),逆势跃升,不但坚实地站稳了亿吨俱乐部的行列,而且在一些领域异军突起,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4至2009年连续两个任期被国资委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按照规划,中煤集团将在2014年实现产量两亿吨,向世界一流能源航母迈进。
有专家说:中煤是一个传奇,一个中国国有骨干企业不懈努力,直逼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的传奇;一个中国煤炭人锐意改革,为中国能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传奇。
近日,记者走进中煤集团,向您揭示这个传奇企业背后不平凡的故事。
在煤炭售价同比较低的情况下,中煤以700亿元的收入,创造了100亿元的利润,经营业绩连续多年稳居中央企业第一方阵,被誉为煤炭行业的“一个奇迹”
中煤集团是在原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的基础上,于1999年重组的。在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的第二任期期间,中煤集团遇到了金融危机,产品价格下降、国际贸易急剧萎缩、国内市场低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煤集团依然逆势跃升,取得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在煤炭产量上。集团组建之初,全年产煤只有2317万吨;到了2006年,煤炭产量达到9062万吨;而至2009年,煤炭产量就上升到12505万吨。企业规模扩张如此迅速,在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有专家评论说,中煤集团的异军突起,是21世纪头10年,我国煤炭企业格局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在盈利水平上。集团组建之初,年利润只有1.8亿元;到了2006年,实现利润40亿元;2009年,利润总额达到105亿元,预计今年全年利润将突破120亿元,稳稳地站在了央企“百亿利润俱乐部”的行列。
伴随着利润的大幅上升,中煤集团向国家作出的贡献增长得更快。集团组建之初,全年上缴税收只有4.2亿元;到了2006年,上缴税金41.8亿元;而到2009年,税金总额就达到了117.4亿元。10年来,中煤集团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438.5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
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说:“除了向国家缴纳大量的‘真金白银’,我们还每年承担了数十亿元电煤价格政策性让利,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中煤的利税水平还将上升40%左右,这是我们向国家和社会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综合实力上。集团组建之初,资产总额仅有209.8亿元;到了2006年,资产总额达到784.7亿元;而到2009年底,资产总额上升到了1494.9亿元。短短10年时间,实现了从一个中等企业到千亿级综合煤炭集团的转变。2009年,中煤集团已经由最初名不见经传的国内煤炭企业上升到全球知名煤炭企业行列。同时,中煤集团还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及焦炭贸易企业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矿设计、施工企业之一。
——在煤炭资源储备方面。近年来,中煤集团通过加强与重点产煤省和企业的战略合作,从保障煤炭产业发展、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发,加大资源工作力度,资源储备实现了较快增长。截至2009年底,中煤集团可控煤炭总资源量429.98亿吨。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煤集团近年来共实施国家重点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开发项目1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1项。拥有安全高效露井联采、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综采放顶煤安全高效开采、煤矿湖下开采、重大煤机装备研制、特厚冲积层特殊凿井、深立井快速施工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为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科技水平作出了贡献。
——在经营效益方面,虽然中煤集团在中央企业中资产规模不算大,并且资源禀赋较差导致资产质量不高,但是,通过强化管理、降低成本,中煤集团的盈利水平一直处在中央企业前20位。
中煤集团逆势跃升,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重视。有外电评论说,“一向低调的中国中煤集团,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已经成为世界煤炭领域一支生力军,世界级煤炭企业的雏形已现。”
五大基地、五大板块同时展开,中煤集团迅速向两亿吨级超级煤炭航母挺进;而两大千亿规模投资的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中煤集团煤种上的缺陷,而且对我国煤炭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示范意义
中煤集团的发展,在于实践中不断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思想,修正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使企业的战略决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与原煤炭部脱钩重组十年来,中煤集团以实现贸易向生产的战略转型、境内外两地上市、建成亿吨级煤炭大集团为标志,步入世界先进煤炭公司的行列。中煤集团原总经理经天亮对此深有感触地说,中煤集团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得益于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企业科学的决策和战略引领,其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必须”:必须突出主业发展,保持行业排头兵地位;必须夯实发展基础,提高集团控制力;必须重视风险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企业一流人才;必须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文化。
2008年10月,中煤集团领导班子换届。以吴耀文为董事长,纪喜来为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王安为总经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新班子如何为中煤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气象,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公司经反复研究,制定了“五高”标准和“22255”发展目标,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水平更高、竞争力更强的新中煤。
王安告诉记者,所谓“五高”,指的是“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22255”指的是到2014年的发展目标,具体是指: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资产总额达到2000亿元;实现利润200亿元;建成山西、江苏、黑龙江、蒙陕、新疆五大煤炭产业基地;形成煤炭生产、煤化工、发电、煤机制造、煤矿建设五大主业协同发展格局;进入全球领先煤炭公司行列,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能源集团。
在谈到中煤五大基地的关系时,王安说,中煤集团五大基地、五大板块,是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五大基地的核心是建设平朔、蒙陕两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中煤发展新的引擎,通过这两个引擎相互促动、相互竞争,实现中煤集团整体发展方式和竞争力的跃升。
所谓平朔循环经济园区,是指在以山西朔州为核心的逾百平方公里土地上,在原有亿吨煤炭开采基地基础上,建设以煤为基础的“煤—电—硅—铝—煤化工—建材”工业产业链和以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将所有原煤全部洗选加工,配套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和煤化工项目,产生的废水、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全部循环利用,并对采矿区进行土地重整复垦和开发。上述项目投资总规模和销售收入都将超过千亿元,其中多数项目已经动工建设,有的已经开始发挥效益。目前平朔矿区资源回收率达到了93%,居全国首位。
所谓蒙陕循环经济基地,重点打造“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内蒙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地区,建设单井规模超千万吨的大型煤矿,打造以300万吨二甲醚项目为示范的世界级化工园区以及大型坑口综合利用电站,总投资将超千亿元。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蒙陕基地是我国一次整体规划规模最大、煤炭精加工利用程度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煤炭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成之后,原煤将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实现产业链的科学合理延伸,必将对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产生重大示范作用。
中煤集团上述两大引擎,是相互促进的。平朔煤高硫低热、蒙陕煤低硫高热,正好可以互补;同时,从布局上来说,两大基地同时展开后,将改变平朔公司一企独大、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现状,改善产业、产品、企业结构,整体提升中煤的竞争力。中煤集团提出用五年再造一个新中煤,这不仅是量的倍增,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
一位煤炭界资深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煤集团如在2014年完成建设两大循环经济基地、煤炭产量上两亿吨的目标,不但其自身的煤种单一、产品产业链不长、单位产值效益不高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也意味着在我国能源舞台上将出现又一个两亿吨级的超级航母(另外一个是神华集团);她将从地域上横跨我国整个西部近10个能源省区,从产品上囊括几乎所有涉煤领域,对于提升我国煤炭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中央企业,中煤集团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年均产量递增千万吨的同时,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到2009年的0.016
安全,始终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务。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煤集团一直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来落实,着力加强“环境、素质、责任”三项建设,采取多项综合措施,全力打造安保型企业。
——应用先进理念,培育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中煤集团经过多年的总结提炼,形成了“安全为天,生命至尊”、“无人则安”、“只有感悟不到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等具有中煤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成为全公司的行动指南。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向科技要安全,是中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采用科技含量较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煤炭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6.5%,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68.6%,用科技为“无人则安”提供保障。
——夯实安全基础,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石,中煤集团建立了详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集团各个环节安全标准化进行检查评级,并建立问责制。
——强化教育培训,大力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中煤集团整体职工素质不高,公司贯彻“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强化各个岗位培训,全面推行班组安全培训“五个一”和“六必讲”活动,提升了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
上述周密部署,使中煤安全工作在2007至2009年始终处于先进行列,全集团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2009年该集团井工矿产煤8000多万吨,没有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实现了零死亡。
然而,作为我国及世界最大的矿井设计、施工企业,中煤集团矿建板块始终是安全的“短板”,公司2010年及此前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都是在矿建板块发生的。王安说,中煤集团的矿建施工板块实际上承担着全社会的矿建施工任务,这个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既有社会上地质勘探报告质量下降、工期要求越来越紧、队伍竞争越来越激烈等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存在着风险控制不严、超能力承揽工程的现象。对此,经慎重研究,决定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业务布局上解决这个板块的根本问题。一方面,理顺管理体制,实现矿建施工板块全集团集中管理,坚决撤出存在重大风险的项目。经过整顿,拟退出项目49个。未来承接项目,都要着眼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向技术进步要安全。针对我国煤矿水害频发,组织工程院院士和国内地质专家探索小井采空区水文探测和防治的技术方案,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建立新体制、创造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是中煤集团高效发展的又一重要经验
中煤集团董事长吴耀文,曾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是国务院国资委派到中煤集团的外部董事之一。在谈到管理机制问题时,吴耀文深有感触地说,“中央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进行董事会试点,是国务院国资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目前中煤集团董事会已到任的7名董事中,外部董事4名,现在中煤集团已经形成了董事会管大事、定战略,管方向,不干涉企业日常经营,与经理层互相分工、互相促进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科学发展。据统计,在董事会的严格把关和科学决策下,近年来公司共核减投资20.5亿元,停缓建项目压缩投资17.4亿元。”
同建立董事会制度一样,改制上市,是中煤集团制度创新上的又一大事。2006年,中煤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2008年,公司又成功回归A股市场,这是全球资源采掘业史上的第二大IPO。据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列克介绍,两次上市不但为公司筹集400亿元资金,使公司更有实力从事战略跃升;更重要的是,公司按照国际规则进行了重整改造,理顺了此前多个领域的模糊关系,并且建立了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监督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吴耀文说,公司整体构架上制度创新的同时,中煤集团狠抓内部管理,以资金、采购、销售三大领域的集中管理为龙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公司形成了统一管理银行账户、统一管理银行授信、统一监管资金收支、统一调剂资金余缺的“四统一”资金集中管理体制,实现了资金流动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资金监管由事后向事中和事前的转变、资金运营效益由低到高的转变。
——在集中采购方面,公司推进采购工作标准化,发挥了集中采购的优势,2010年上半年总部集中采购合同金额31.7亿元,节省采购支出1.55亿元,采购成本降低4.8%。
——在集中销售方面。公司将煤炭、焦炭销售业务进行集中,对内部相关企业进行整合,实行集中营销、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内部营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公司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形象得到提升,市场地位不断提高。
同时,针对矿建施工板块事故频发、基础管理不牢的状况,公司于2010年夏季对该板块也实行了战略调整和集中管理。
管理保安全、管理避风险、管理提效益,中煤集团从狠抓管理中尝到了甜头。据介绍,目前中煤集团融资成本、运营成本、煤炭生产成本,都大大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可以说,以较少的资源,创造了较大的社会价值。
对中煤集团强化管理的情况,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白津夫教授评价说,“多年以来,人们认为煤炭行业是个低技术含量、低管理要求的行业,不少人认为能把煤挖出来卖出去就行了,煤炭行业普遍存在职工文化水平低、管理松懈的现象,这是中国煤炭行业数十年来累积的顽疾。中煤集团恰恰在这个顽疾上下猛药,老老实实把该补的课补上,提升了中国煤炭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他们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节能降耗、保护生态、复垦促农、热衷公益、服务行业,中煤集团始终牢记“发展为了人民”,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向全社会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如何在发展的同时,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是所有中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在履行社会责任、担当“模范企业公民”方面,中煤集团高度重视,以“五高”的标准,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煤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纪喜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煤集团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公司内部,将职工的安全、尊严、成长、福利,放到优先考虑的地位,营造团结奋进的公司文化氛围,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不断增强。本着对股东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行各项责任义务。
在各个矿区,大力建设现代绿色和谐煤矿。平朔矿区2006年以来,年均绿化复垦5000余亩,治理井工塌陷区6000亩。在这个露井联采的大型企业里,有着年产千万吨的露天矿和井工矿,却看不到沟壑交错的土地下陷;动用了20平方公里的采矿面积,却没有造成一处林草干枯;近30年采出6.47亿吨原煤,却看不见大量裸露的土石方。从2005年开始,平朔公司开始走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发展和延伸绿色农业产业链,让失地农民尽快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挖煤不毁环境、矿山重披绿装、产业形成链条、财富惠及农民”,像平朔复垦的例子,现已向全行业推广。
在节能降耗、低碳发展方面,中煤集团自2006年以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累计达26亿元,重点实施系统节能优化改造、余热发电、废水处理、锅炉(焦炉)烟气脱硫改造、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等重点节能环保项目200余项,节能90余万吨标准煤(按可比价产值计算),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00万立方米,减少粉尘排放2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8000余吨、二氧化硫排放2000余吨,2009年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梅花香自苦寒来。低调发展的中煤集团,在默默无闻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王安说,“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两个任期将中煤考核评定为‘业绩优秀企业’,体现了国家对中煤工作的肯定。中煤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将以此为激励,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五高’标准,向一个现代化的、科学发展的世界先进煤炭集团迈进,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的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