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同比涨4.4%,创25个月新高。对此,不少网民认为,货币超预期推动通胀,中国正在面临长期性通货膨胀的趋势,管理通胀预期将成为宏观决策的挑战。
恶性通胀或成离弦之箭
网民倪金节说,10月份高达4.4%的CPI,至少在未来一年内,物价上涨趋势已经难以逆转,恶性通胀可能已经成为离弦之箭。这是持续多年“事实上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必然宿命。
他说,未来一段时间,至少三大因素将会不断恶化通胀形势,而且短期内难以迅速逆转。
一是积重难返的货币超发。目前,M2占GDP高达180%以上,这超过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在如此宽松的货币环境之下,对于投机资金来说,继续堆积资产市场泡沫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二是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金价涨势越猛,通胀预期越加固,随之金价进一步上涨,如此形成循环。
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会愈来愈大。国际大宗商品整体价格虽然只要再攀升15%,就足以回到2007年泡沫巅峰的水平。但是从目前的国际货币环境看,新近一轮的大宗商品泡沫可能会超出2007年,油价、铜价、农产品等有望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暴涨。届时,输入通胀将CPI飞起来并非神话。
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
网友马光远认为,对于今年的整体物价走势,价格主管部门和业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判,在货币供应充足,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大力调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对于居民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有关部门总是以“翘尾因素”,以特殊情况,以短期原因给予解释,这导致今年宏观政策在对物价的应对战略层级明显偏低,一直没有预防真正的通胀提升至重要的战略位置。
他认为,根据历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明年的上半年将成为物价集中爆发的极端,季节性因素再加上货币流动的滞后效应,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
因此,他指出,必须旗帜鲜明的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将防止“通胀预期”的政策及时转型为防止恶性通胀集中爆发的政策,并将之视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头号大敌。基于此,中国必须明确宣布结束已经实施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进入适度从紧的阶段。因此,控制通胀首当其冲的是收紧货币和改变负利率,而且最起码应该在年内再加息一次,减少民众对通胀的恐慌,一旦对通胀放松警惕,把这只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要再使它回到瓶子,恐怕就太难了。
管理通胀预期将成为宏观决策的挑战
网民金岩石认为,通胀已经超出预期,控制通胀率在3%的目标几乎不可能。他预期全年通胀率在3.5%左右。金岩石指出,通胀的源头第一是货币,第二是大宗商品价格,第三是楼市调控。
“今年1-9月份月平均M2增长在19%,超出全年预期17%的水平两个点以上,所以通胀超预期背后是货币超预期。”金岩石表示,而美国启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是中国通胀的助推手。
据金岩石分析,2008年、2009年以及今年到目前,美国广义货币增长分别为3%、3.4%和7%(将QE2的6000亿美元计算在内)。“虽然与中国增速不可同日而语,但这美国历史上仅有的几次货币增长速度超过5%。”他评价说,另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令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货币。
“过去一段时间CPI数字明显有失控迹象,最明显的原因就是楼市调控,把楼市吸收超额货币的功能弱化了,间接地导致许多农产品变身为投资品。所以CPI上涨并非供求短缺造成的。”他总结说,中国正在进入长期性通货膨胀的趋势,全球都会在未来若干年内面临通胀调整,管理通胀预期将成为宏观决策的挑战。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决定,必须用货币推动投资、用投资推动需求,因此只能用消费升级来消化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