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河西变电站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连振祥
摄 |
随着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酒泉市的交通运输、金融、通讯等产业,开始发展壮大,典型的当属瓜州县,因为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的516万千瓦装机中,瓜州占74%。 走进素有“世界风库”的瓜州县,昔日瓜州人心目中“百害而无一利”的“风”,如今已经变成这里的“摇钱树”。
抢当风电“车老板”
在风电企业的带动下,瓜州县催生了一批新时代的“车把式”,老田就是其中的一位。前几年小打小闹当包工头的老田,虽然每年都有令人羡慕的收入,但其中的辛苦却没有几人知道。 2006年,瓜州风电产业正式开发。凭着多年经商的独特眼光和丰富经验,一向被人称为“田大胆”的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2007年,他一次性投资110万元,购买了三辆大货车,专门运输风电塔筒和叶片,成了瓜州率先“吃螃蟹”的车辆经营户。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不但收回了全部成本,还使个人的经济效益有了大幅提升。 如今,已经购买了家用越野汽车的老田,成了名符其实的“车老板”,实现了他当初的创业梦想。谈起这几年的经历,老田颇有感触:“以前当小包工头,每年虽然可以赚到七八万块钱,但非常辛苦。现在有了这几辆车,我每天只需打打电话,与客户疏通关系,再不用风里来雨里去了,而每年的收益却是以前的四、五倍,都是风电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 和老田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安师傅。原来在一家事业单位当临时工的安师傅,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虽然不多,但还可维持家用。2006年,他瞅准风电产业开发、流动人口增加的时机,拿出多年的积蓄,购置了一辆“华普”牌小轿车,搞起了出租。现在,他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比起前几年当临时工的时候,已是天壤之别了。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刺激了瓜州县货运和客运市场的快速发展。据瓜州县发改委副主任王生祥介绍,至2010年9月底,瓜州县累计完成风电装机380万千瓦,共2166套风机,每个机坑需要水泥、钢筋和石砂共350立方。仅仅运输这些建筑材料,就为交通运输市场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自风电产业开发以来,瓜州县的货物周转量从2006年的28635万吨公里,增长到了2009年的34288万吨公里,增幅19.74%;旅客周转量由2006年的8882万人公里,增长到了2009年的9831万人公里,增幅10.68%;城市出租车由2006年的158辆,增长到了2009年215辆,增幅达36.1%。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群众致富能力的快速提升。
巧架银企“联姻”桥
瓜州县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强有力推动。按照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瓜州在2020年将建成1275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资金总需求预计达1200多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将占整个行业资金总需求的50%左右。由于风电产业模式正在形成之中,在技术、生产等环节还存在着成本过高等一定风险。因此,2006年风电产业发展之初,瓜州各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对其一直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风电贷款于之真可谓是一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截至2007年,瓜州各商业银行仅仅为风电项目“试探性”的放出了4.4亿元贷款。 2008年,为了推行风电项目绿色信贷政策,酒泉市出台了《关于金融机构支持风电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对各商业银行加大对风电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支点。此外,风电产业的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增强。从此,瓜州各商业银行迅速实现了由过去“企业追着银行跑”向现在“银行围着企业转”的转变,积极通过银企洽谈、上门服务等方式,对风电项目建设及配件加工、叶片制造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予以了有力支持,有效促进了风电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风电产业也为瓜州金融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金融机构业务量的迅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瓜州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分别仅为15亿元和9.5亿元。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10月,这一指标已分别大幅上升为42亿元和54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29%和54%。五年来,瓜州各金融机构对风电及其相关产业的信贷投入累计达60多亿元,风电及其相关产业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10%迅速增长到了今年的69%,并仍呈上升趋势。瓜州金融机构与风电企业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不但有效促进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金融业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目标。
通讯驶入“高速公路”
通讯条件的好坏,是一个地区发展软环境的重要体现。曾经的瓜州,是一个通讯落后、信息闭塞的县份。但现在,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瓜州的通讯产业同交通运输、金融产业一样,驶入了加快发展的“高速公路”。 多年来,由于瓜州传统农业县的基础县情,使通讯产业发展缓慢,举步维艰。2006年,瓜州风电产业开发的大幕正式打开,为瓜州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通讯运营商,巧打“服务牌”、“品质牌”,努力挖掘各自业务潜能,争先为风电企业开展通讯服务,以壮大自身实力。中国移动瓜州分公司在全市属规模较小的分公司,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增长一直比较缓慢。2006年,瓜州风电产业正式开发建设,公司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大量的流动人口将为公司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带来历史性的增长。为此,他们积极与风电企业接洽,主动上门服务,得到了风电企业的高度认可。良好的服务,铸就了中国移动的品牌,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该公司市场部柴经理介绍说:“2006年,公司用户只有3.9万人,营业收入也只有2700余万元。2008年以来,由于风电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企业用工人数增加,而且他们的通话大多是长途电话,有效促进了公司业务量与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在风电产业的带动下,公司今年的用户数已突破10万大关,营业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5000万元。”据统计,瓜州通讯产业目前共拥有宽带、手机、小灵通等各类用户近18万个,每年的营业收入达7400余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64%和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