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转型是时代的选择
“五中全会”精神纵深谈(七)
2010-10-28   作者:高鹤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
    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之后,这一老话题就充满新的活力,并成为社会兴奋的神经,尤其是资本市场掀起对新兴产业一波又一波投资热潮。
  笔者以为,经济结构转型之所以引起共鸣,并能够点燃投资热情,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转型是时代的选择,是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内在要求,并为中国经济成长打开了新的空间。
  首先,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刘易斯拐点”将要或已经到来。这意味着,经过几十年大规模工业化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被吸纳干净,若要继续吸纳劳动力,必须提高工资水平,否则农业劳动力就不会进入工业。所以,从中长期来说,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亚洲主要国家的经验证明,这一趋势将在中长期带来三大产业变化趋势,即制造业占比萎缩,传统制造业进入重组与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高附加值装备制造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大与产品档次提升,消费与服务规模扩大与结构升级。这一产业变化在中国已初露端倪。
  其次,站在世界经济整体格局上看,现有的中国产业地位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决定了我们只能是拼原料、低劳动力成本、能耗,收获的是低利润或超低利润。在经历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消费能力下降,就业萎靡不振,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贸易保护。在这种局面下,原来中国那种大规模、低附加值、廉价的产品面临的国际壁垒越来越多,原来的模式陷入瓶颈。与此同时,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之后,积累了丰富的制造、服务经验,探索了大量的管理方法,沉淀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技术基础,在国内可预期的消费增长的背景下,进行根本的经济转型,对内有需求支撑,对外可以谋求向国际产业链中上游延伸,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正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机遇期。
  再次,从能源、环境等方面来看,原来那种发展模式具有消耗性发展的特征,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在,我们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达53.6%,若不进行有效的经济结构转型,这一依存度在未来可能还会提高。在环境方面,社科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已远远超过当地可以承受的极限。经合组织提供的中国环境报告称,中国有1/3的河流、75%的主要湖泊、25%的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这一现实提醒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经济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所以,经济结构转型是时代的选择。这种时代的特征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提供了转型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提供了转型的历史机遇,而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提供了转型的必要性。正因为如此,经济结构转型这一老话题在今天具有了新的意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工行以“绿色信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2010-08-17
· 经济结构调整需分两阶段走 2010-07-21
· 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实现凤凰浴火般突破 2010-07-07
· 经济结构调整 信贷引导先行 2010-07-05
· 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2010-07-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