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公司三季度净利下滑,总体业绩远落后于主板和中小板
在经历了一年的风雨之后,创业板走向何方成为市场焦点。深交所统计显示,截至10月27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34家,流通市值1321亿元。但是,单就已披露的三季报信息而言,这些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不仅远远落后于中小企业板,甚至落后于主板。分析师表示,在未来“十二五”规划的长期利好和创业板本身制度性缺陷一时难以解决的双重影响下,创业板正步入“动荡年代”,创业板指数、公司业绩和股价的上上下下将成为一种常态。
现状 四成公司三季度净利下滑
截至27日晚间,创业板三季报已基本披露完毕。WIND统计显示,有统计数据的127家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68亿元,同比仅增长16.5%。与此同时,在已披露三季度业绩的1350家主板上市公司当中,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9.6亿元,同比增长25.7%;在已披露三季度业绩的414家中小板企业当中,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9亿元,同比增长38.98%。由此来看,自诩为“高成长”的创业板前三季度业绩远远落后于中小企业板和主板。
WIND统计显示,在以上的127家创业板公司当中,27家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占比高达21.3%。其中,海默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高达67.4%,位列下滑幅度第一。除海默科技之外,南都电源、宝德股份、朗科科技、梅泰诺和华伍股份的前三季度净利润跌幅也都超过30%。此外,创业板2010年中报业绩下滑前三名的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前三季度业绩依然不容乐观,南都电源净利润同比下滑62.07%,宝德股份净利润下滑53.03%,华平股份净利润下滑7.38%。
从单季数据来看,在可统计的125家创业板企业中,三季度有49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滑,占比高达39.2%。其中,华伍股份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151.5%,海默科技净利润下滑高达98.6%。除此之外,康耐特、梅泰诺、金亚科技、智云股份和龙源技术等数十家创业板企业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均超过了50%。
以海默科技为例,三季报显示,这家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19.8万元,同比下降67.4%;三季度净利润仅为13.4万元,同比下降98.61%。而在此前的招股说明书中,这家企业号称“掌握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而且公司的技术中心和制造中心均立足于国内,使得公司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国外的竞争对手,产品性价比优于主要的竞争对手”,自称“优化的资源配置和运营模式使得公司的盈利水平较高”,且“2007年、2008年及20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93%、56.62%和54.09%。”
共存 政策利好与制度性缺陷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到201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目前这一比重为3%。与此同时,“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受此政策利好刺激,市场关注焦点重新回到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周创业板成交额达到446.5亿元,比前一完整交易周增加120.5亿元,交易额周环比增长37%。而同期主板市场交易额不增反减。
“由于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将持续数年,国家政策将长期鼓励与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高成长预期将长期存在,因此,市场资金对新兴产业的关注将长期保持。虽然创业板估值整体偏高,但交易性机会将长期存在。”平安证券分析师邵青表示。海通证券分析师刘宇英也认为,受益于“十二五”规划对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福祉政策,具有良好成长预期的新兴产业公司存在较大投资机会,中小市值板块有反复活跃的机会。
然而,在政策一片利好声之中,除了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外,创业板一年来频频暴露的“丑闻”及其制度性的缺陷却给其未来的表现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WIND统计数据,截至记者发稿,在已完成资金募集的138家创业板企业中,平均发行价格达到了32.9元/股,而世纪鼎利发行价格则达到了创纪录的88元/股,国民技术、奥克股份的发行价格也分别达到了87.5元/股和85元/股。138家创业板企业的平均发行后的市盈率已达到了66.3倍,其中,金龙机电、世纪鼎利、东方财富、新宙邦、阳普医疗、合康变频和三维丝的发行后市盈率都超过了100倍。另外,从资金募集情况来看,138只创业板股票计划募资总额为328.9亿元,实际募资总额则达到了1011.2亿元,超募额达到了682.3亿元,平均每家创业板超募额达到了4.94亿元。而在超募资金的使用上,这些创业板公司却表现得令人无比失望,除了还贷之外,有部分企业还将超募资金用作买房买地,更多的则是将其直接存入银行吃利息。
“新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额)只是创业板一年来面临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除此之外,创业板的批量造富、突击入股、“蒙面股东”和高管离职套现等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创业板正在面对投资者越来越大的质疑声。
“投资者对创业板的信心正在跌入谷底。”一位证券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创业板虽经十年“磨剑”,但运行一年后,各种问题便不断暴露,由此反映出来的制度缺陷正在制约着创业板的前行。“上市前审查不严、退市制度至今难产”,他说,“创业板需要更为严格的监管,上市前的资质审核需要更为严格,高管的减持限制需要更为严格,退市制度也应当及早明确。”
趋势 “动荡”成未来主调
进入10月份以来,创业板指数表现颇为不同寻常。统计显示,10月长假以后的第一周(10月11日至10月15日),创业板指数下跌2.0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9.31%;而到了第二周(10月18日至10月22日),创业板指数却上涨7.23%,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1.53%。面对即将到来的首批创业板解禁潮,创业板未来的走向颇为引人关注。
“解禁对创业板没有丝毫影响,不会构成任何冲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对记者表示,由于“十二五”规划扶持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创业板未来将迎来极好的发展机遇。他预计,受“十二五”规划对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扶持的支撑,未来5至10年内创业板将迎来高速扩容,10年后创业板上市企业将达到1500家左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创业板都将成为股市的投资热点。
中信证券交易部执行总经理于军则表示,“十二五”规划将加大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分化。“市场会分辨出哪些创业板公司是真正受益于‘十二五’规划和这些公司受益于规划的程度。”他认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创业板的整体表现可能为“以时间换空间”,以等待整体估值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创业板容量较小,市盈率高居不下,投机性很高,而这种状况未来仍将持续10至20年。”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对记者表示,中国股市的表现仍然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即由市场容量和资金规模来决定,在未来的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创业板仍然将是由非理性投资行为占据主导。相对于大市值股票而言,创业板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仍然是一个以投机者为主的新兴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上,市场操纵行为和内幕交易行为都很有可能发生,创业板指数的上上下下也不足为怪。
一位券商业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从10月份以来创业板整体的表现来看,在经历了一周年的发展以后,创业板市场不断扩容,各种问题也开始不断暴露。一方面,受中国经济转型的长期影响,创业板中真正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企业将获得一个长期发展的良好契机,其市场长久的良好表现也有一定的支撑。而其他一些不具有高成长性的伪创业型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容,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将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受制于“新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资金)以及业绩翻脸、高管出逃的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创业板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将受其影响。
“总的来看,创业板已经度过了前期众人一致看好的阶段,未来将真正地步入‘动荡年代’,创业板指数的上上下下将成为一种常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