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白电企业纷纷发布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多数企业业绩增长明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白电企业却疲态尽显:先是松下、三星频曝“质量门”,随后西门子宣布产品大幅降价,紧接着伊莱克斯、LG电子更换高管,更有传言说,夏普等日系空调将退出中国市场。诸多迹象表明,外资白电企业已呈现全面战略衰退。
全球白电产业分为欧美、日韩和中国三大产业板块。从产业发展历程看,欧美与日韩白电企业大都是在产品短缺时代发展起来的,他们构建了一种能够在产品短缺时代实现快速发展的产业结构,但当全球白电市场进入产品过剩时代后,这些企业没能及时转变,仍然沿用原有短缺时代下的发展模式,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仍处在短缺时代发展模式下的外资白电企业来说,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动变得异常困难,企业运营难度进一步加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企业所在国货币币值的不断波动加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也加快了其战略衰退的速度。
落后的战略运营模式成为外资白电企业集体衰退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此轮外资白电企业的衰退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退出市场。当这些企业难以准确把握消费需求时,其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这样一来,企业的总体经济性也就难以维系,原本是延展企业经济性的产业板块变成了拖累企业发展的“包袱”,部分企业选择退出也就不难理解。二是发动价格战,试图以低价扭转战略颓势。落后的运营模式决定了这些企业难以根据准确的市场需求研制出符合需求的产品,这使得其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可以说,发动价格战是这些企业维持生存的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消解了其一向标榜的高端形象,更加快了市场衰退速度。三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出现了问题。日前日韩白电产品频发质量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产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反映出这些企业内部管理环节的混乱。
另外,外资白电企业频繁走马换将也是其战略衰退的重要表现。今年以来,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正在逐渐消退,不过外资白电企业非但没有出现复苏迹象,反而市场衰退步伐不断加快:市场份额快速下滑、企业高管频繁更换。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高管的频繁更迭正说明这些企业面对当前的市场衰退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然而,人事更迭充其量只是战术层面的小修小补,如果不从战略运营模式上进行颠覆,这些外资白电企业只能延续当前的衰退之势。
在外资白电企业衰退的同时,中国白电企业却依靠领先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国内与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形势的不确定性强烈要求企业通过模式创新提升流动性,从而更快捷地满足市场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国内的一些优秀企业通过实施商业模式变革,快速构建起消费需求指导下的运营模式,一方面依托完善的网络体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研发产品,进一步深挖内需市场;另一方面,及时根据海外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并不断向高端市场拓展,替代了外资白电企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