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对高耗能行业的严格控制,长期以来“一煤独大”的高碳省份山西将负重转型。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转型发展是山西的根本出路。要敢于跳起来摘桃子。”
依托工业新型化,实施高碳经济低碳发展
从1949年至今,产煤大省山西共生产煤炭110亿吨,其中80亿吨外调全国各地。犹如一把“双刃剑”,山西煤炭在充当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事故频发、地层塌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接踵而至,人称中国的“锅炉房”,至今山西仍处于“还账”治理过程中。
高碳省份山西将如何转型,如何跨越?给山西带来“红利”和“困局”的煤炭产业又将如何发展?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山西将依托四条路径实施转型: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其中工业新型化被视为转型跨越之本。
工业新型化要围绕煤展开和推进
袁纯清说,山西的工业新型化在一定程度上讲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山西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概括起来就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山西省长王君子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经济绿色化和高碳经济低碳化。
大同矿务局是中国煤炭行业“长子”。新中国成立以来,它已经累计生产煤炭18亿吨。大同矿务局从“炮采、打眼、人力装煤”的煤炭企业发展为产销量超亿吨的大型煤矿集团公司(简称同煤集团)。
白色的烟囱,清洁的路面,“挖煤不见煤,发电不冒烟”,走进厂区仿佛置身于花园中。这就是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循环经济园区--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园区共“两矿十厂一条路”13个项目,所有工序中“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原煤洗选精煤外运,洗中煤、末煤用于发电或生产甲醇,电厂余热用于居民取暖,煤矸石、粉煤灰成为水泥和墙体原料,水泥厂废渣制成新型建材,煤炭伴生高岭岩成为化妆品、造纸行业的原材料,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用作电厂冷却水和园区浇灌用水。各项目首尾相接,逐层减量利用,物料闭路循环。
塔山园区的成功运行说明,利用新型工艺和技术,老行业同样可以实现新活力。如何把“煤炭”这一传统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是山西面临的首要问题。
山西提出,要以资源整合为契机,着力推进煤炭开发集约化,依托晋北动力煤、晋中炼焦煤和晋东无烟煤三大基地,积极培育一批亿吨级和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加快煤炭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步伐,建设一批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全面推进煤炭工业的绿色开采和集约经营。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目前,山西已经形成煤炭深加工的“塔山循环模式”,煤油产业延伸的“潞安循环模式”、全国最大洗中煤发电企业“西山循环模式”,晋煤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和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
以煤层气、焦炉煤气、劣质煤为重点,发展节水型煤化工,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嫁接、优势放大。以潞安煤制油、晋煤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建设为核心,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成为山西产业链条延伸的另一条路径。同时,实施“晋电外送”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和低热值燃料大型坑口电站、热电联产、煤矸石发电以及特高压输变电线路项目,变输煤为输电,改变能源生产与输出结构。
除了“煤炭”本身,山西实现工业新型化的另外一条重要路径是做强做大煤炭相关产业。一是依托煤机制造优势,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实现由煤炭装备买入省向制造省输出省的转变。二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三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
畸重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
根据规划,“十二五”山西的G D
P总量、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将实现翻番。“这是一个宏伟的设想,也是一个通过努力拼搏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负重转型的山西能否实现这种跨越?这种跨越式发展又能否解决山西固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否扭转?2009年,山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50%以上,其中大部分由煤焦冶电等四大传统产业贡献
。服 务 业 占 三 次 产 业 的 比 重
为3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曾经使山西在金融危机中饱受重创,也给该省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巨大压力。
这一痼疾实际上早已引起山西决策层重视。山西省2009年连续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包括煤、焦、冶、电等传统支柱产业,还包括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今年该省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畸重的产业结构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较大变化,更加趋向合理。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变化是,2009年该省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实现非煤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达49.36%,晋煤、潞安等煤炭集团的非煤收入已经超过煤炭收入。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也改变了前两届“煤博会”的名称,新能源、绿色转型等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亮点。这被业内人士视为山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