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至4%或成下一个加息触发线
9月份CPI涨幅创23个月新高,专家称
2010-10-22   作者:记者 方烨 实习生 冯宇/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8月份又扩大0.1个百分点,创23个月新高。CPI涨幅再创新高,月初的时候就有学者预测到了,19日央行宣布加息,更是肯定了人们之前的猜想。有经济专家表示,未来几个月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如果CPI继续走高达到了4%,央行很可能再次加息。

  原因 新涨价因素影响扩大

  9月份CPI涨幅再创新高,一个引人关注的变化是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在扩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分析9月份CPI的上涨,主要原因还是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翘尾因素的影响。由于去年的CPI同比涨幅是前低后高,对今年产生的翘尾影响9月份是1.3个百分点,占同比涨幅的36%。
  第二方面,新涨价的因素。这部分是占到CPI同比涨幅的64%。与上个月相比大家可以看到,翘尾因素的影响略有下降,但是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略有扩大。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这两个因素贡献了90%。
  在9月份由于自然条件不利的影响下,部分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了18%,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同比上涨了5.4%,粮食的价格同比上涨了12.1%,这些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CPI同比的上涨。
  盛来运还表示,国家统计局现在发布的CPI数据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价格水平上涨的程度。因为CPI是以指数化的形式发表的综合性指标,涵盖了生活、消费和服务八大类,包括600多种代表规格品,实际上涵盖了整个生活消费支出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由于涨幅不一样,综合起来以后可能给大家的感觉是好像低估了实际的通胀水平。在使用这个指数的时候,建议参考一些分类的指数,如9月份CPI同比上涨3.6%,但是食品价格指数上涨8%,同时食品中像鲜菜的指数上涨了18%。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夏季洪涝灾害影响蔬菜生产、运输以及生猪供应,从而导致了9月份蔬菜、鸡蛋、猪肉价格继续上涨,同时近期国际市场进口大豆、食糖等价格上涨也推动了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市场 目前通胀预期仍高

  “我们初步判断,尽管存在价格上行的压力,如果后期通胀预期管理得当的话,那么完成全年的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仍然是有希望的。”展望未来物价走势,盛来运如此判断。
  他说,关于价格后期的走势,特别是后三个月的走势,国家统计局认为既有影响价格上行的因素也有影响价格下行的压力。从上行因素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这段时间美元贬值刺激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的生产会产生一定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二是国内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假如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跟不上劳动生产成本上涨的步伐,那么一部分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有可能会向后续的产业传导。 
  影响价格下行的因素则是三个方面:首先,今年初步预计秋粮增产较多,粮食再获丰收。粮食的增产一定程度上为保持粮价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供过于求,这种基本面没有改变。最后是翘尾因素的影响,后几个月还将逐渐走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和盛来运判断一致。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CPI在9月份上涨3.6%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所致,目前我国物价上涨本身并不过快。同时从走势来看,CPI的高点已过,在接下来的数月里应该会呈逐渐回落的态势,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并不大。
  然而,市场对后市的通胀预期并没有因为类似的表态而消散。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9月份CPI仍然没有出现人们希冀的价格拐点,而是顺延了7、8月份的上行态势,涨幅甚至又有所扩大0.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食品价格上扬依然是9月CPI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这充分说明,上半年极端天气等因素对农产品供给造成的影响远高于人们前期的预计,而且一直在影响着后几个月的物价走势。
  展望下一步的CPI走势,虽然央行已经出加息“法宝”,但考虑到CPI走势的惯性以及货币政策的一定滞后效应。因此要想CPI立即出现拐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目前的形势看,虽然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获丰收,但也有一些继续推高物价的因素,如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一些农产品的供应又会发生相对紧张,年底也是历来的消费高峰期。目前,虽然9月份官方的CPI仅为3.6%,但实际上,市场对CPI值的判断远高于这个数。
  央行新近公布的最新一期城镇储蓄问卷调查也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当季有36.6%的居民对未来房价持上涨预期,这一比例比上季大幅上升7.2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市场的通胀预期是较高的。”胡迟说。
  熊鹏也提醒说,虽然季节性因素和供给冲击消退、经济减速、翘尾因素减弱等将抑制年内通胀压力继续快速上升,四季度CPI同比将见顶平缓回落。但包括货币、成本、农产品供给冲击等物价上涨动力仍然存在,年内整体物价回落速度和空间十分有限,物价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而且未来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充裕、食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走高、输入性因素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从而可能推动物价在四季度至2011年上半年持续回落以后触底回升。
  首先,未来自然灾害、季节性因素和节日因素都可能推动食品价格阶段性上涨,更重要的是土地供给受限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的“无地可种”、“无人种地”局面决定了食品价格长期稳定上行趋势;
  其次,工资上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助推服务品价格上涨,资源性产品价格调价也将加大物价上涨压力;
  最后,依然宽裕的流动性将成为推升通胀压力的主要风险之一。

  预测 4%或成下一个加息触发线

  19日央行突然宣布加息,市场普遍解释为21日公布的CPI数据可能再创新高。这一猜测被验证,那么年内央行会不会再次加息呢?
  “考虑到目前负利率这一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加息是势在必然,在未来肯定会适时推出加息政策,但在短期内再度加息可能性不大。”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持同样观点。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综合考虑到经济增长前景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人民币升值与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紧缩效应以及欧美有可能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因素,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必要性不大。预计在近期上调部分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升息25个基点之后,年内货币政策不会再有大的动作。”
  然而胡迟的观点与他们相反。胡迟说:“显然,要最终完成全面3%的物价目标,宏观调控还需努力为之,时间已近年底,容不得半点松懈。从货币政策的选择看,虽然不能立即说明加息一次就表明宏观政策有重大转向,但一旦开启加息手段,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很可能还有接下来的加息。当然,这也需要继续观察下月的CPI值而定,至少从政策选择的方向看,今后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增加了。”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的确如他所预期,加息是因为CPI再破了前期高点;同时,继续显著上升的零售数据,强化了宏观当局通胀风险加速的预期。预计10月份CPI还将继续上行,不能排除超过4%的可能性。CPI是否过4%,或将决定是否可能继续加息。
  “除非CPI被急剧拉升到4%以上,否则随着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放缓,预计年内不会继续加息。但不排除1-2次,每次以0.5%全面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以确保年初预定的广义货币量(M2)同比增长17%能够达标。”鲁政委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CPI创新高 金融地产调整做空大盘 2010-10-21
· 专家称全年CPI增长不会超3.5% 2010-10-21
· 三季度数据将发布 央行加息或预示CPI走高 2010-10-21
· 正视CPI国情应降低通胀警戒线 2010-10-19
· 9月CPI或创年内新高 加息与否再惹市场争议 2010-10-1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