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2年后,曾经满目疮痍的华尔街正在恢复元气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个银行都在积极招聘,填补因发生危机而裁员所造成的人才空缺。今年2月底到5月,纽约市金融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6800个,创下了近2年来的最大3个月增量。更为直接的数字是薪酬,高盛银行员工的平均年薪达到了57万美元,达到危机发生前的高水平。毫无疑问,曾经被全世界当作笑话的华尔街正重新站在世界的金融之巅上。 美国前任财政部长鲍尔森在今年出版了自传《峭壁边缘》,书中以种种细节道出美国政府和银行家如何应对华尔街的危机。而PBS早前的纪录片《银行的崩溃》则以更深刻的视角探讨了华尔街银行家在危机时刻的命运转折。从表面上看,除了雷曼银行倒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变为股份制银行,华尔街已经和从前的繁荣时期没什么区别。可事实并非如此,金融危机改变了华尔街的传统生态,那些数百年来,在华尔街自发成长的金融巨头,已经在政府的力量下“被国有化”,而那些曾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银行家们被套上更为严格的监管枷锁。 雷曼兄弟的倒闭,毫无疑问是这些银行家命运最重要的转折点。在雷曼兄弟倒闭前3天,时任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曾召集一班华尔街最具权势的银行家到美联储开会,为这家岌岌可危的银行寻找拯救方案,这看上去无疑是好事情。但问题关键是,“政府并不打算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这种做法几乎直接印证了阴谋论者关于鲍尔森“报复”雷曼兄弟的论调。在华尔街人人自危的气氛下,雷曼兄弟几乎是毫无意外地轰然倒塌。而后,鲍尔森曾试图通过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这样的利好消息给市场打气,但事实并非如他所愿,在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这天,雷曼兄弟的倒闭给市场早场的影响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道琼斯指数在这一天跌到了2年来的最低点,随之而来的是信贷市场的冻结,整个市场崩溃在即。
雷曼倒闭2天之后,鲍尔森决定改变他的“不干预”政策。但对于华尔街的银行家而言,鲍尔森的做法却又是如此的不可思议。10月12日,华尔街9名银行家被鲍尔森召集到财政部,每个人事先都不知道将发生什么。直到鲍尔森直接对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份文件,美国政府准备向你们每一位的公司里注入资金”,他们才明白鲍尔森准备动用1250亿美元,注入他们各位掌管的银行。显然,这是个极具争议的计划,富国银行主席迪克·科瓦塞维奇说:“我不想要这笔钱,也不需要这笔钱。”但这并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鲍尔森说:“接受这份文件,否则不得走出这间屋子。”
即使有银行不签字,鲍尔森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舆论威胁。“如果你不参与这个计划,如果你不签这份文件,明天早上打开电视,你将会看到鲍尔森谈论你银行的负面消息,这将是致命的打击。”最终,所有的银行家都同意注资。 从这一刻起,华尔街的历史被改写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师西蒙·约翰逊说:“美国的银行在那一天都被国有化了。”鲍尔森由此变成了美国最有权力的银行家。PBS电视台说:“鲍尔森这个一生致力于发展和保护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斗士,现在成了自大萧条以来对经济干预最厉害的财政部长。”与鲍尔森同时改变的,还有那些银行家,他们再也不像从前那般风光。某种程度上,他们成为政府的傀儡。 时任美林银行总裁约翰·塞恩是其中最倒霉的傀儡。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过程当中,他曾经为股东创造了70%的溢价,被称作是英雄。但随着急转而下的形势,美林的账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亏损。平心而论,美林的亏损更多是市场大势使然,跟约翰·塞恩没太大关系。但他随后还是被当作替罪羊,先是在美林被收购案中要求巨额补偿金的旧事被挖出被媒体口诛笔伐,接着他又被肯·刘易斯解雇。 肯·刘易斯的命运没有好到哪里去。他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有目共睹,先是响应鲍尔森的号召收购美林,后是像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一般同意政府注资,他说“这是我们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但在政府注资之后,“游戏规则全变了,肯·刘易斯的确爬上了金融服务业的制高点,但他没有控制权。最终政府取得了控制权,接管了一切”。在美林意外爆出巨亏之后,他曾经想放弃收购,但政府需要他继续这笔生意,他别无选择。一个悲惨的结果是,美国银行在收购美林之后,股价曾在5天之内掉去45%,跌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奥巴马上台之后,他和其他银行家的处境更加糟糕,他们三番四次被喊到国会被议员羞辱。肯·刘易斯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政府有一天会这么狠地惩罚我们,报纸上评论不断,抨击我们有多恶毒,然后还要求我们赔偿,对该怎么经营银行指手画脚,这就是典型的好心没好报。” 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国会监管委员会主席伊丽莎白·沃伦在金融危机之后曾说:“金融界的鼎盛时期已过,金融机构全军覆没,这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传统的经济模式、看待事物的传统眼光,还有过去的游戏规则,一切都结束了。”对华尔街而言,这样的表述或许过于悲观。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家已经很难像从前一般呼风唤雨了。正如PBS的观点:“那个曾经把约翰·塞恩、肯·刘易斯和汉克·鲍尔森推上世界金融之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