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民意压力下,有关空置房的调查迅速启动。据媒体报道,调查正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五个试点城市全面展开。然而,欢呼“庶民的胜利”为时尚早——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透露,此次的调查结果可能不会公布。刚刚从“能不能统计”争议漩涡拔身而出的空置率问题,又陷入了“该不该公布结果”的讨论。网友不解,空置率有结果却不公开是在怕什么?秘而不宣只会加重楼市疑云,对购房群体无益。
隐匿结果伤害百姓“知情权”
既然调查了,又何必藏着掖着?新浪网博主“闲人”质问。网友猜测原因无外其二,一是数据不够准确,一是数据太敏感。但与“知情权”相比,这些理由都不堪一击。
对于匆忙展开的空置房调查,一些网友将其视为政府对民众的积极回应而予以赞赏,并因此对数据的误差度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有网友在新浪网微博上写道,空置率数据要想准确的确很难,但把不准确当作不公布结果的借口实在拿不出手。舆论不正是判断统计数据是否符合民情的一把标尺吗?
“数据敏感”往往是政府隐匿信息的一个实质原因。评论人冯海宁认为,即使调查结果会增加政府调控压力,也要向社会公开。这既是《统计法》明确规定的,也是统计部门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所需要的。
错误信息会诱导错误决策
有网友指出,捂住调查结果伤害的不仅仅是国民的知情权,更大的危害在于,住房需求者将受到各种“猜测”出来的错误信息诱导,进而作出错误的决策。
新浪网博主薄文军分析认为,房地产调控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将来的跟进措施如何,影响到国民的切实利益。在此背景下,国家动用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住房空置率调查,应确保“买方群体”与“卖方群体”信息对称。让每一个相关企业和居民家庭都能在正确的信息指导下有效评估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方案,进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薄文军担心,统计局捂住调查结果不说,百姓就会继续在错误信息诱导下作出错误决策,很可能坐失消费良机或者花出更多的冤枉钱。
网易博主陈涛表示,“谣言止于公开”,要想让民众少些质疑、猜测,有关部门就应该尽早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政府应定期发布空置面积指标
有学者在网上撰文建议,政府不仅应公布空置面积,还应设置相关指标定期发布。
观点地产网刊马光远文章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人口的膨胀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将长期处于旺盛期,通过正确统计住房空置情况,制定遏制住房投机的公共政策,正确引导消费,避免资源的浪费对于我们这么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是必不可缺。
“对于住房空置率,有关部门不仅不应该刻意回避,相反,他们有义务主动承担起信息披露的责任,告诉民众真相。”马光远建议设置有关空置面积的统计指标,并定期发布该指标,“这不仅有利于高层的决策,也有利于民众对房价的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