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到底“贵”在哪?
成都蔬菜全追踪
2010-09-13   作者:记者 丛峰 曹妍/成都报道  来源:
 

    晚8点过,成都市紫荆综合农贸市场里,蔬菜零售商李大锐正在收拾摊位。

    成都市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批发商正在卖菜。

    种菜大户姜裕铸的菜园里,工人正在整理苦瓜。

    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8月初,《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我国西部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四川省成都市,从田间地头、批发市场到农贸超市深入采访,追踪一位种菜大户蔬菜从生产到批发、零售的各个环节,探寻菜价到底“贵”在哪?
  
  种菜的明显“赚不过”卖菜的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
  双流县是成都市蔬菜产业重点区之一,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1/10以上。在该县金桥镇合水村,《经济参考报》记者见到了种菜大户姜裕铸,他从2003年起在双流包地种菜,目前常年大棚种菜120多亩。
  在姜裕铸的菜园里,他以两种蔬菜为例向记者介绍了菜价情况:一种是大棚尖椒,即将过季;另一种是苦瓜,正在盛产季节。大棚尖椒目前价格基本跌至全年最低,田间价是每斤0.7元至0.8元之间;苦瓜是6月份摘的第一批菜,目前价格尚好,田间价是每斤0.8元至0.9元之间。
  之后,记者随姜裕铸来到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找到常年收购姜裕铸蔬菜的批发商杨华明。由于正是下午销售高峰,杨华明一边忙着给蔬菜过秤,一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告诉我们,今天的尖椒是每斤0.85元从菜农手里收购的,批发价是每斤1元钱。苦瓜质量一般,价格比较便宜,每斤收购价是0.6元,批发价是每斤0.7元。
  但姜裕铸悄悄告诉记者,杨的实际售价可能比报的要略高一点儿,每斤1元钱以下的菜,加价约0.2元左右,每斤1元钱以上的菜,加价约0.3元左右。粗略计算,批发环节比生产环节价格增加了20%到30%。
  追踪着从这个市场批发出来的蔬菜,《经济参考报》记者来到了成都市紫荆综合农贸市场李大锐的菜摊前。在这里,记者看到,苦瓜每斤售价变成了2元,尖椒每斤售价变成了2.5元,价格比批发市场翻了近一倍,是田间价的2倍甚至更多。记者又随机了解了黄瓜、茄子、白菜、萝卜等几种大宗蔬菜批发价与零售价,粗略计算,零售环节比批发环节价格增加了70%至110%。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据成都市农委今年6月对双流昆山蔬菜基地黄瓜、番茄、尖椒、莲花白等主要蔬菜价格的调查,如果以市场零售价为总价基数,田间销售均价仅占总价的40%至45%左右,批发加价占25%左右,零售加价占30%至35%左右。成都市农委主任郭金安说,由此可见,种菜的明显“赚不过”卖菜的,菜价“贵”在批发和零售等流通环节,而非生产种植环节。

  菜价攀升却“涨不赢”农资成本

  2010年与2006年相比,尿素、钾肥、磷肥等主要农资上涨幅度超过60%,土地租金上涨了56%。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近年来菜价不断攀上新高,但却“涨不赢”农资和流通成本的快速增加。
  采访中,姜裕铸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他家种植的黄瓜、番茄、菜椒三种大宗蔬菜的价格变动情况。记录显示,2010年与2006年相比,三种蔬菜田间收购价分别上涨了31%、18%、33%,平均上涨幅度为27%。然而,2010年与2006年相比,尿素、钾肥、磷肥等主要农资上涨幅度超过60%,土地租金上涨了56%。“涨得最厉害的是人工费,本地临时工每人每天从18元涨到了38元,包月的外地工每人每月从500元涨到了1000元,全都翻了一番。”姜裕铸说。
  菜农的感受得到了相关调查的印证。据新华社农价监测系统对13种蔬菜月零售均价走势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蔬菜价格平均上涨幅度就达17%。而成都市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局长汪健介绍说,以该局2006年至2010年不间断监测的尿素、氧化乐果、水稻种子为例,除尿素价格此前因受国家控制涨幅较小之外,5年之间,农药氧化乐果和水稻种子涨幅分别达73%和83.8%。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不仅菜农对农资涨价叫苦不迭,蔬菜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在不断抱怨生产生活成本的增加。批发商杨华明说,自家两口子每天凌晨就开始卖菜,一直卖到晚上六七点钟,一天要干10几个小时的活。车子油钱、市场管理费一天各要200块,外加过路费、小工费、两口子吃饭等,各类物价都涨得厉害,卖菜时只能多加点价,以扯平其他开销。
  零售商贩李大锐夫妇原是四川南部县农村居民,2005年来成都卖菜。李大锐坦言,自己也觉得现在菜价比较贵,但因为进价贵,所以售价也低不下来。而且,自己的小菜摊销量小、损耗高,还要吃饭、租房、交管理费,供女儿上学和赡养老人的费用也要靠卖菜承担,去掉这些高昂的生活成本,菜价加到这个份上,也赚不到多少钱。

  “季节性”菜价高低相差超十倍

  从4月份开始采摘,到8份省内其他地区尖椒大量上市,半年间,最高价是最低价的13倍。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作为“靠天吃饭”的农副产品,蔬菜受季节、气候、暴雨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非常剧烈,价格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一种蔬菜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相比,竟能相差十倍以上。采访中,蔬菜生产和销售者、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强调,菜价高低不能仅以某一时段、某些品种为评判标准,而应全面、均衡地计算平均价格。
  姜裕铸告诉记者,今年早春栽种的大棚尖椒,从4月份开始采摘,头一个月因产量较少,每斤田间收购价高达4元多。随着天气转暖,上市尖椒逐渐增多,5月份每斤卖到2元多,6、7月份就只能卖7、8毛钱了,到8月份省内其他地区尖椒大量上市时,收购价甚至跌到每斤3毛多钱。半年间,最高价是最低价的13倍。
  据成都市农委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双流县昆山蔬菜种植基地,今年大棚黄瓜最高价时达到每斤1.8元,最低时只有0.25元;番茄最高时每斤1.8元,最低时0.35元;菜椒最高时每斤2.5元,最低时0.6元;露地莲白最高时0.5元,最低时0.15元。粗略计算,这几种蔬菜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3至7倍。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南天云说,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所致,成都市场大宗蔬菜供应以本地产、本地销为主,反季节菜、少数品种以外调为补充。一般在冬春季节,成都市蔬菜市场会出现季节性短缺问题,但随着进入夏季,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价格会自然回落。据成都调查队对26种蔬菜的市场监测,今年4月,蔬菜价格涨幅达到了最高值,但进入5月后,涨幅已开始回落。

  蔬菜产业仍处弱势亟待扶持

  蔬菜产业整体赢利性不强,尤其是种植环节收益率偏低,缺乏吸引力,产业基础不稳

  产量递增 难阻菜价攀升

  近年来,成都市蔬菜总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贴政策,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球气候异常,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原因,成都市蔬菜价格同全国菜市一样不断攀升。
  据了解,近十年来,成都市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总产量稳中有升,目前年蔬菜产量为480多万吨,比2000年增长18%以上,尤其自2005年以来,蔬菜产量更是逐年增加。全市城乡居民蔬菜人均占有量也呈上升态势,2009年人均占有量为425公斤,比2000年人均405公斤增加了5%。
  成都市农委主任郭金安说,近年来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目前,成都市蔬菜生产除短暂的季节性短缺外,基本能满足本市居民需求。
  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止菜价的攀升。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调查,不计因汶川大地震和雨雪冰冻天气等连续影响严重的2009年,2008年成都市26种鲜菜均价比2005年累计上涨了28.9%。到今年6月,鲜菜均价又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7%。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南天云说,涨得最为厉害的2009年,鲜菜均价竟然比2008年上涨了39.6%。

  收益偏低 种菜“引力”不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双流、温江、新都等主要蔬菜种植区采访时发现,一些原来栽种蔬菜的土地改种上了草坪、花卉或猕猴桃、茶叶等。个别零星地块里,蔬菜都已经过季了,却无人收割。
  双流县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含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虽然现在城里蔬菜价格比较高,可农民种菜还是赚不到多少钱,收益率偏低,没什么吸引力。他说,昆山蔬菜基地去年利润最高的大棚番茄是14%,大棚黄瓜利润只有1%,而大棚尖椒亏损了16.38%。这与种草坪、猕猴桃、花卉相比,利润相差很大。以种草坪为例,其利润率一般在40%左右,是种菜利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种菜大户姜裕铸,拥有高级农技师资格,种了半辈子的菜。他说,他在双流承包120亩地,种了3年菜,投入80多万元,现在都还没收回成本。“今年萝卜价格最低时只有一角钱一斤,如果我雇工从地里拔出来、洗干净、再装车,每斤工钱都不止一角,所以干脆不收了。”姜裕铸说,如果不是难舍对种菜的深厚感情,他可能也要“弃菜种草”了。
  南天云说,他们在农村搜集数据时发现,大城市周边的农民认为,种菜不如打工。一年收入都是三五万,种菜“靠天吃饭”,市场风险大,盈亏没谱,而打工既安稳又省心,还可以坐收土地租金。他说,即使有人在家里种菜,也多是老人和妇女,一些农民甚至干脆把田地摞荒,举家外出打工。
  基层农业干部表示,虽然现在菜价不断上涨,但农民种菜的积极还是不高。种植在整个蔬菜产业链条中,仍是成本最高、收益最低的环节。那些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种植的业主们,也常常因为管理不善、蔬菜品质不高、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等情况,出现亏损,影响种菜的积极性。
  种菜不赚钱,“卖菜的”同样反映赚不到多少钱。《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蔬菜的批发和零售也不是高赢利性环节。零售菜贩李大锐说,他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要一直卖到晚上七八点钟。夫妻俩租的是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小房子,供养着老人和两个孩子,一分钱都不敢乱花。
  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马贤平告诉记者,这里是面向成都市区的最大鲜菜批发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在100万吨左右。企业当初投资了3亿元,但基本属于“公益性经营”,每年利润只有一百多万元。

  应考虑对低收入家庭蔬菜消费直接补贴

  多位农业干部和蔬菜种植经营户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蔬菜产业目前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受气候、灾害和其他行业影响较大,又事关社会稳定和谐,急需有效措施扶持。他们建议:
  一是应鼓励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南天云说,农户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蔬菜,不产生人工费用和田地租金,与公司化蔬菜种植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可为稳定蔬菜产量和价格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调整蔬菜生产布局和供应。成都市农委表示,根据不同自然和生产条件,他们按“全域成都”的理念对全市蔬菜生产进行了“线面结合”的布局,利用周边地区气候、光照、成本、交通等优势,建立季节性补充蔬菜基地,强化成都市的“菜篮子”保障。
  三是建立和完善困难群体保障机制,做好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兜底”工作。郭金安说,菜价上涨城乡居民生活影响利弊共存,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增收,一方面增加市民支出压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防止菜价过快上涨对这部分人群造成较大冲击,就能有效控制因为菜价波动传导的社会影响。
  他说,成都市已经设立了副食品价格调整基金,补贴低收入家庭购买“爱心鸡蛋”、“学生奶”等。对蔬菜方面的补贴资金,目前仍多用于生产地建设,下一步也应考虑对低收入家庭蔬菜消费的直接补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全国蔬菜价格企稳 2010-08-30
· 国务院六措施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2010-08-19
· 国务院要求保障蔬菜价格基本稳定 2010-08-19
· 高温致全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2010-07-06
· 猪肉价格反弹 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2010-07-05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