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8月经济运行数据。今年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1至8月,CPI同比上涨2.8%,较前7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
“高烧”不退的食品价格成为CPI涨幅扩大的主要推力。数据显示,8月当月,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5%;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7%;消费品价格上涨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
国家统计局测算,在CPI增长的3.5个百分点中,翘尾因素为1.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8个百分点。“翘尾因素为技术因素,新涨价因素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新涨价因素中‘贡献’了70%左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8月当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鲜菜价格上涨19.2%,肉禽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70%左右。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除了食品价格上涨7.5%以外,居住价格同比上涨4.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6%。
■聚焦
谁推高了今夏菜价?
由于事关百姓的菜篮子,蔬菜价格在今年夏天的上涨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8月份大部分蔬菜价格环比涨幅较大,主要是受高温天气和南北方洪涝灾害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豆价格涨幅高达50.8%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月份,21种监测蔬菜平均价格环比上涨8.8%。分品种看,17种价格上涨,3种价格下降,1种价格持平。其中,生菜、菠菜、西红柿的涨幅居前,分别为24.4%、22.2%、20.8%,大蒜、生姜、四季豆、黄瓜、圆白菜、白萝卜的涨幅在10%至20%之间,大白菜、芹菜、油菜、土豆、洋葱、豇豆、胡萝卜、大葱的涨幅均在10%以内;苦瓜、茄子、菜椒的价格分别下降7.6%、2.3%、1.5%;尖椒价格持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13个主要监测品种平均价格涨幅达21.0%,较前一个月减少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13个主要监测品种价格全部上涨。其中,土豆价格涨幅依然最大,为50.8%。
多方面原因引起菜价上涨
今年以来蔬菜价格整体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尤其是在传统的蔬菜价格较低的七八月份,蔬菜价格绝对值依然较高更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引起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首先,蔬菜生产成本的上升是菜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价格今年以来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且对蔬菜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也提高了部分成本。
其次,蔬菜整个生产流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生产周期较短,对各种投入要素价格的提高更加敏感,这种特点也使得蔬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第三,相比粮食和猪肉,蔬菜享受的政策补贴和投入较少,政府也缺乏针对菜地的相应规划。近些年的城镇化占用了不少近郊菜地,蔬菜从收获地到消费市场的运输距离也更远,这也提高了终端消费价格。
第四,通胀压力也是推高菜价的一个因素,严格来说,物价上涨只是通胀压力增加的外在表现,并不是通胀压力出现的原因。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估算,2010年全年的蔬菜价格涨幅大约在15%,如果CPI全年涨幅略低于3%,那么大约两成的蔬菜价格上涨可以归因于通胀压力。
上涨引发对投机的担忧
除此之外,8月部分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引发了人们对投机和炒作的担忧。今年以来,一些城市的蔬菜价格几起几落,大蒜等少数品种甚至一度暴涨,引起社会关注。
专家分析认为,大部分蔬菜品种其实是不适合作为游资炒作的标的,因此市场炒作仅仅是部分规格单一,且品质在较长一段时间稳定不变的品种。
8月份大蒜价格继续上涨,屡破年内新高,目前已达每斤7.78元,不过进入8月下旬以来,大蒜价格的涨速明显放缓。
9月份菜价预计以降为主
虽然8月份蔬菜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不过纵观月内价格的整体走势:叶菜价格虽继续上涨,但涨速已经开始趋缓,茄子、西红柿、豆角、黄瓜、白萝卜的价格逐日走高,洋葱、土豆的价格涨速较慢。
按照惯例,8月份为夏秋蔬菜市场供应淡季,菜价上涨比较明显。处暑(8月23日)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且南北方的洪涝灾害减少,蔬菜市场供应量将有所增加。受此影响,9月份蔬菜价格预计以降为主。
面对年内多次出现的蔬菜价格波动,及其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分析人士建议,稳定蔬菜价格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整个产业链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收益。目前,蔬菜田间收购价在最终零售价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中间环节的获利空间巨大,这种现象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十分常见。可以采取限制外来资金进入蔬菜流通领域的做法,培育农民合作社性质的蔬菜公司,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