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摄影爱好者,在一个平常的时间,一个平常的地点,以平常的手法,拍了一张平常的风景照,这应当说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但是,当这个摄影爱好者,每年都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以同样的角度,坚持拍摄10年、20年,当我们把这些看似平庸的照片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将是一幅十分有价值的作品。
如果我们是这个平常的摄影师的话,蓬勃发展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就是我们选择持续跟踪拍摄的对象。从2005年到现在,算上这一本报告
,这样的照片已经是第六份了,开始显露出持续和累积的力量。
每年出版这份报告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试图预测下一年的行业发展方向,或是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方面的具体指导,使其能够从资产管理行业获得收益。更是一份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持续的、独立的、客观的观察分析报告。
致力于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持续观察者,是我们的希冀和愿望。
经过5年的发展,这份行业年度报告在研究框架上逐步趋于稳定,基本上分为四大篇: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分析、基金行业年度发展分析(产业竞争结构、投资业绩、基金营销与发行、基金监管、基金公司治理)、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动态、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系列专题。报告也逐步从基金行业扩展到整个资产管理行业,阳光私募、商品期货、银行理财产品、依托产品等都纳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2010年的报告
,我们特别重视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角度去研究市场问题,通过对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实现高速成长所需要的需求增长、技术改进、政策影响和社会习惯四种力量的考察。我们判断,公募基金会继续遇到“滞涨”挑战,市场风格日益多元化,广泛意义上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活力无限,正逐步迈入“最佳成长期”。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资产管理规模上看,2009年新发券商理财产品40只,募集资金约560亿元人民币;发行各类银行理财产品5640只/期,募集基金约4000亿元人民币;发行私募信托基金240只,募集资金超过50亿元人民币。发行基金产品113只,募集资金约3200亿元人民币,粗略估计2009年全年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募集规模接近10
000亿元人民币,而2008年仅为6000-7000亿元人民币,其规模的迅速扩张可见一斑。
从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变动来看,私募基金、券商理财、高端私人银行等资产管理机构的成长,已开始与基金管理机构分庭抗礼,共同参与不同层次风格和需求客户的服务,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 未来的研究,我们将会构建在目前的架构之上,保持一个开放的结构,以期更灵活面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2010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