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证言并未能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圣元要想修复其与消费者的关系还需要时间。
强势的圣元
虽然孩子只喝了一周的圣元奶粉,童童的妈妈李小姐还是陷入莫名的焦虑之中,昨日下午三点,她准时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卫生部公布最后的调查结果。 “电视没直播,我在网上看到卫生部说,送检奶粉中没有检查出性激素异常。”李小姐并没有因此释怀,她告诉记者,不会因此放弃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过去的三天里,她带着孩子去了北京市儿童医院还有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好几次,但医院里的人“乌秧乌秧”的,看起来就像春运期间的北京西站,不得不失望而归。 本报记者周六下午前往北京市儿童医院,询问处的护士证实,近期带孩子来查内分泌科的大量增加,家长必须先拨打电话预约才有可能排上队。与消费者焦急不安形成鲜明对应,自媒体曝光圣元“激素门”事件以来,圣元方面强势的态度从来没有改变过。 从上周四到昨日中午,本报记者多次拨打圣元的客服电话,在少数几次接通的电话中,圣元客服始终坚称,引发幼儿性早熟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将其归因于奶粉。“之前的媒体报道不实,没有经过检测,怎么能断定圣元奶粉就有问题,我们已经决定起诉相关媒体。”该客服人员强调,一些引用报道不当的媒体,已向圣元“道歉”。 但圣元方面的强势显然并没有能让消费者“服气”,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婴儿母亲均表示,圣元给出的说法不能让焦急的孩子家长情绪上有所宽慰。昨日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公布无形中增强了圣元的底气。昨日下午5点后,圣元的客服人员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强调,卫生部的调查结果已经证明圣元的无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尴尬的零销售
官方的证言似乎有些姗姗来迟。 上周四到周六,记者走访了包括丽家宝贝、乐友、超市发、旺市百利、华堂、家乐福在内的众多卖场,虽然每家卖场都有圣元奶粉在售,但却鲜有人在此停留。 奶粉促销人员称,正在等待圣元事件的处理结果,只有官方确定奶粉确实有问题,才会对其进行下架处理,但最近几天确实没有人选圣元奶粉,相反接到了一些退货的咨询。“相比其他进口奶粉,圣元奶粉在店里一直卖得不算好,但这次激素事件出来后,来买奶粉的家长们现在看都不会看圣元。” 事实上,性激素事件对圣元的冲击正在逐渐扩大,该公司公关部经理张迎玖在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回复中称,“目前我们的生产销售的确受到很大影响,工厂已经停止生产,全国很多地区销售也降低许多,具体数字尚未统计出来。”但张的说法却与本周五圣元客服人员的结论截然相反,该客服人员称圣元青岛的工厂仍在生产,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圣元的全国布局中,一些二三线城市才是其销售的重点,当地的妇产医院会把圣元奶粉作为送给产妇的赠品之一。 本报记者多方联系到湖北的一位妈妈,她在网上发言称,孩子食用了一年的圣元奶粉后,出现胸部发育的现象。她向记者证实,之所以选用圣元奶粉就是因为孩子食用了医院提供的圣元奶粉。
难撇清的干系
奶粉中是否一定会含有性激素?农业部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私下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就像青菜里会有一定的农药残留一样,但这些都是内源性的。”据其介绍,奶牛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射一些预防针,都有可能导致奶中含有激素,但在含量上都有严格限制,正常情况不会出现超标的奶进入市场。 张迎玖在回复给中国经济时报的信息中对性激素问题做出如下解释:外源性激素基本上是为添加激素,内源性为自带激素,通常动物中(即是母乳中也含有少量激素)的微量激素是不会对孩子产生危害的,但是数值究竟多少为安全,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来解析或参考国际文献。 而据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对奶粉质量安全性的关注度较之前提高了很多,七个部门严格把控质量,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比如说农业部主要负责畜牧业。” 但这依然未能阻挡消费者对奶粉质量的质疑,进口奶粉越来越受追捧,北京多家卖场的奶粉促销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卖得好的都是进口的奶粉,如美素、惠氏、雅培等。 本报记者分别拨打上述三家企业的电话,客服均表示产品的奶源来自国外,但只有美素能告诉记者奶源供应商是荷兰的菲仕兰企业,其他公司均不能提供明确的奶源供应企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许多国内企业都放弃国内的奶场,转投“国外奶源”——进口国外的基础奶源,在国内进行加工,圣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一些企业干脆从国外“原装进口”奶粉——所有的加工程序都在国外进行,企业的这些行为导致进口奶粉数量骤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