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国内
7月出口增速连续回落 源于外贸结构优化
出口虽再创新高 增幅却连续回落
2010-08-11   作者:记者 孙韶华 方烨/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继6月份之后,7月份我国出口总值与进出口总值再创新高。然而,外贸专家更关注的则是我国出口增速同比连续两个月回落,因为它说明政府调整外贸结构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据专家预测,未来我国出口增速仍会呈逐月回落趋势。

  再创新高 7月份出口达1455.2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62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8%。其中,出口为1455.2亿美元,增长38.1%。从环比来看,今年7月份进出口总值较6月份环比增长3%。这也是继上个月后,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出口总值再创新高,多位专家将它归结为国际经济复苏对中国的正面影响。北京航空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方虹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从7月份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情况来看,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的双边贸易总值都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这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世界经济正在走出危机低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也表示,从6、7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外贸形势比预期的要好。这与国际贸易回升的背景是一致的,比如德国6月份出口数据也是创危机以来新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则表示:“出口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新兴市场经济复苏较快,尤其是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快速增长。7月份中国对东盟出口新增121.42亿美元,同比增速为31.82%。二是欧债危机的放缓与欧美经济的弱势复苏确立。7月份中国对欧盟与美国出口分别新增286.73亿美元、273.50亿美元,同比增速仍保持在38.32%、34.96%的相对高位。”
  不过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一些技术因素才是导致7月份出口好于预期的主因。一是前期出口订单的滞后影响。从订单到安排生产、到出口有一个时滞,目前出口的高增长反映的是前期订单,而目前订单的变化将在未来出口增长中体现。
  二是部分产品突击出口的影响。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在6月22日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从7月15日开始,取消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一政策调整除了影响6月份出口之外,也对7月份前半月的出口产生影响。7月份钢材和未锻造铝的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151.09%和194.2%,虽然增速分别比上月降低97和126个百分点,但仍属于较高增长。此外焦炭、和半焦炭,煤、成品油的同比增速也属于高水平,分别为1331.14%、71.51%和55.85%。

  结构优化 出口增速连续回落是调整效果

  然而,与出口值连续两个月创出新高相对应的,是出口值的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在5月份出口创下远超预期的同比增长48.4%之后,6月份出口增长43.9%,7月份增长38.1%,呈逐月下降趋势。
  信达证券宏观分析师徐佳蓉认为,出口增速的放缓,与国际经济形势恢复的不确定性有关。一方面,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中的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另一方面,虽然欧债短期债务危机基本过去,但是实施财政紧缩所带来的经济放缓以及对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阶段性影响,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的拖累。
  但也有专家指出,7月份出口增幅的回落,与政府调整外贸结构有关系:今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6月22日,财税部门又出台大规模取消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也即将出台。
  政府调整外贸结构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王晋斌表示,从中国出口结构来看,2009年2月份开始,出现了一般贸易出口增速超过加工贸易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金融危机确实对加工贸易产生了冲击,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出国内贸易产业链在提升。
  “中国对欧盟、美国的顺差与对东盟的逆差扩大,进一步说明了国际分工格局在发生变化。生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造品将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特征。”王晋斌说,由于美国的制造业重建战略是否有明显效果还需要长时间观察,而东盟国家的技术明显落后于中国的技术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是必然的趋势。而且未来随着国内技术进步的提速,这一趋势将维持甚至扩大。
  不过方虹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出口结构中,机电产品主导出口,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为主的产品增长很快,但是劳动密集型、高能耗型的出口依然占据一定的比例,出口的代价仍然很大,出口结构调整仍未见非常明显的迹象,外贸的增长趋势仍会保持稳定。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来看,应该在稳定的前提下调整出口结构,“回归理性”、告别“高代价”是中国外贸应该选择的道路。
  “2010年外贸发展重点将从追求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转变到追求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上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曾这样表示。他说,一方面,在全球需求缩水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形势下,稳定出口的措施要高度关注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应;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危机压力倒逼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切实落实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在继续保住欧美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加新兴市场出口的拓展力度。同时实施贸易增值链提升战略、富民兴贸战略、绿色贸易战略、和谐贸易战略等新政策导向,建立“十二五”外贸增长效益和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体系。

  趋势难改 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

  虽然出口值连续两个月创出新高,但专家们并不看好未来数月的外贸形势,认为出口增速将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
  陆志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未来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他说,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兴市场国家采取加息、紧缩货币等措施减压经济过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弱势复苏,中国的出口将会有所放缓。另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次贷危机之后重拾出口产业优先策略,对华贸易摩擦仍会不断增加,再加上去库存周期逐渐开始,外部出口环境未来可能继续变差。从内部环境来看,中长期工资上涨压力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出口企业利润空间收窄,多项因素累加可能会对出口增速回落产生较大的影响。
  李慧勇也预计未来出口增幅将在波动中回落。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作为中国出口领先指数的美国PMI指数从5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下降;二是作为加工贸易出口领先指标的加工贸易进口增速持续下降。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章海源预计,下半年我国外贸增速较上半年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他说:“下半年我国外贸发展变数犹存。”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增加。由希腊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延续,许多国家的公共财政状况由于危机影响和政策性对策而迅速恶化,成为造成金融不稳定的一个新的诱因,世界经济“二次触底”的风险亦不能完全排除。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由于订单合同从签订、发货到出口结汇,至少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未来几个月,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负面效应可能逐步显现。
  再次,国际合作意愿随危机消退而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增多。在危机期间,主要经济体,尤其是二十国集团之间的国际政策合作在恢复信心和避免危机深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鉴于各个国家复苏步伐不一,其各自所面临的挑战也各不相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政策优先,二十国集团要达成一致意见则更加困难。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更是呈直线上升趋势。
  最后,成本增加,企业经营难度加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联讯证券:宏观经济数据将影响市场方向选择 2010-08-11
· [博客]制度性数据失真奈之何 2010-08-10
· 制度性数据失真奈之何 2010-08-10
· 美国非农数据推升金银价格 2010-08-09
· 欧美一批重要经济数据本周公布 2010-08-09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观察与预期·[思想频道]“竞争格局已成”是在粉饰垄断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