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20 作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大国,也是最出名的能源浪费大国。在中美气候变化或能源政策辩论中,中国官员自然占据着道德的优势,因为批驳美国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当下的炎炎夏季,至少中国办公室空调温度比美国高了许多——在许多美国写字楼,白领们可是穿着西服上班还冷得要哆嗦的。一年四季办公室恒温,也可见许多美国人更注重的是仪表而不是节能。 美国人在能源问题上的财大气粗还表现在“美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国的公路、大街上,车体大、油耗高的汽车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不少美国人拥有的汽车还不止一辆。行是如此,住更不遑多让。美国人的住房普遍也比欧洲人宽敞,更别提还正为安居发愁的中国人。一些富人区,窗前草坪,房后泳池,而住宅越大,自然也意味着更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美国人挥霍着世界有限的资源,这是大结论;但从细节看,也并非就说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上毫无可取之处。笔者在美国当经济记者四年,日前返回中国,可能正是这种突然时空变换带来的强烈反差,让笔者更深切地意识到,其实美国在许多节能领域值得中国学习,尤其考虑到中国人均能源和资源更为贫瘠这一点。 比如,在北京、上海等许多中国城市居民区,有一雷同的外景,就是住宅楼外琳琅满目的各式空调外机。排列整齐的,尚有一点一律的美感;不整齐的,就可谓犬牙交错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记得在美常驻期间,笔者曾旁听渣打银行首席经学家李籁思的演讲,他就感叹:当他约20年前在北京小住时,普通中国人家还很少有空调;当他2008年奥运期间再赴北京时,一位中国老朋友领他参观新居,而他最大的感慨,就是偌大的住宅里,每个房间都安装了一个空调。 这么多空调,肯定也为中国空调厂家贡献了利润,从而为全国GDP增长尽了绵薄之力,但千千万万类似“绵薄之力”却会对中国城市电力等部门带来沉重压力。反观美国,美国人其实很少使用单个的空调,不管是别墅,还是公寓楼,几乎都是中央空调,一般每个房间可自由调控室内空调温度。如果只一个房间降温,单个空调肯定更省电;但如果一整片住宅都要降温,中央空调无疑更加节能。这其实和中国北方冬天的暖气同一个道理。随着中国人生活的富裕,对室内温度要求的提高,单个空调显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现在新建的住宅楼却少有安装更节能的中央空调。或许,美国绿色建筑的做法,值得中国有所借鉴。 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夜景的美丽——白天雾蒙蒙一片,不提也罢;但至少夜晚,在许多商业街,霓虹绚烂,恍如白昼。这是美国许多城市做不到的——纽约时报广场可能是一个例外,但在华盛顿许多城市,除了几个不多的酒吧区,许多地方夜幕降临后,都相当的静谧和晦暗。许多美国人更习惯于在家嚼爆米花、看肥皂剧。但我有时就想,少些霓虹、宅居过夜,何尝不也是一种节能的生活方式? 当然,节能并不就是要拮据过日子,安全总是第一位的,必要的城市照明完全应该。但在许多中国城市,大量的景观工程让人瞠目结舌,其夜晚霓虹的奢华让人叹为观止,这都有必要吗?因为每一栋楼、每一盏灯的能量消耗的都是纳税人的贡献,表壮、里壮哪个更为重要,显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美国是“汽车上的王国”,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都用在了汽车上。这种生活方式让美国人在世界饱受诟病。在能源价格高企、气候变化严峻的大背景下,美国人也在试图进行变革。在一些美国城市,政府在鼓励自行车出行的同时,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比如在纽约,至少坐地铁上班就比开车更为方便——开车进曼哈顿的多条道路要收路费,城内加油、停车费用更高得让普通开车人心惊肉跳。而在华盛顿等城市,政府更鼓励拼车上下班——在上下班高峰时期,进出城的主干道内侧设立一条专门快速路,只有车内至少有两人或三人的汽车方能驶入。 但在今天的中国城市,拼车出行,似乎还未得到相关制度的鼓励。其实,对不少中国大城市居民来说,出行的能源消耗问题已不容忽视——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上下班时间都不会超过30分钟,但在北京等许多地方,一个小时内能从家到办公场所就可谓幸运。那些堵塞在大街小巷中的汽车,可都是每时每刻在耗费能源。如何有效缩短上下班等出行时间,既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城市的效率,也关系到这个城市的节能和环保。 今天的中国,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中国人的能源需求有所增长自然也是天经地义。毕竟我们的人均能源消耗远低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但这并不能掩盖我们推进节能和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为如果步美国后尘,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源消费大国甚至浪费大国,这将是中国的灾难,也将是世界无法承受之重。在这个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既要坚持自身好的做法,同时也需要向世界其他国家认真学习,取长补短,更进一步,其中,也包括学习“浪费的”美国的一些好的举措。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