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民营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中国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这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8日,新华社和道琼斯指数服务公司联手推出“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此前,欧盟也表示正在筹划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美国3大评级机构垄断国际评级的当下,建立自己的评级机构与争夺金融话语权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各国对美国评级“霸权”的挑战能否成功,又要多久才能成功?本周的圆桌会议,我们来解读这一问题。
美国垄断:评级关系国家安全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大评级机构的表现广受诟病,其缺乏竞争以及透明度的问题也令人担忧。而信用评级中的国家信用评级,更是被美国3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垄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穆迪等美国3大评级机构不过是维系美国霸权的“新型强权”。 江涌表示,评级机构就是通过资产定价掌握金融话语权。例如许多养老基金、公益基金在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时都有相关规定,一般要AA甚至AAA以上才能进行投资。因此评级机构就等于间接掌握了企业融资、投资者投资的方向。他表示:“可以说,小到资产定价,大到国家金融安全,都与评级机构联系在了一起。” 陈凤英表示,欧洲早就想搞自己的评级机构,但一直没有成功,不了了之。日本则采取了与美国合作的方式,规定进入日本市场的企业必须由本国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但也没有动摇美国评级机构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3大评级机构一直左右着市场。 最近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是主权评级危机,但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评级。例如,上市需要评级,评级高,市场就有信心,上市就顺畅,销售价格也就高,因此,企业、国家都受评级机构的影响。评级机构被美国垄断,成了影响金融市场和融资,乃至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问题。 陈凤英还提到,美国评级机构的垄断还涉及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因为企业在评级之前需要向评级机构提供大量的资料,有些资料原本是要保密的,但为了评级却不得不提供给评级机构,而事实上这些资料最后会为谁所用,并不清楚。
美国利益至上:双重标准盛行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评级机构给予大量次贷衍生产品最高的AAA评级。评级虚高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但在美国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华尔街评级机构备受谴责的运行模式得以完整地保留。 对此,陈凤英表示,美国对评级机构增强监管主要目的在检讨自身,即反思危机前为何有问题的企业没有被降级、危机前为何没有任何预警等问题,而不是针对评级机构对国外企业或者主权国家的评级问题。 陈凤英指出,事实上,三大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的双重标准非常明显,除美国外,其他国家或者企业的评级都可以被任意升、任意降。美国评级机构参考的标准包括政治、经济、外汇储备等等,是戴着有色眼镜在评级。不止是对中国这样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即便是对欧洲和对美国自己,评级机构也使用了双重标准。此外,评级还可以用钱来购买。 江涌表示,对于美国来说,因为三大评级机构给一些金融产品的评级过高,导致投资者巨亏,因此在美国民间,三大评级机构也成了“过街老鼠”。现在美国的几大投行因危机而倒下,能够发挥影响力的就剩下这几家评级机构了,所以他们就抱着“反正我不行了,就上演最后的疯狂”的想法,给美国增加一些筹码。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评级机构仍然能影响国家利益。如果美国国债被从AAA降到AA的话,光利息美国就得多付几千个亿。在这样巨大的利益面前,美国必须要保护这些评级机构。
美国转移风险:欧洲深受其害
今年5月有报道称,去年年底,当美国政府的债务爆炸性扩张、美元危机在即之时,全世界的注意力却被非常巧妙地导向了希腊和欧元。可是实际上,目前在各国央行的储备中欧元占据的比例达到了30%,是美元唯一的国际货币竞争者。在“踩希腊、踩欧元”的过程中,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做了大量手脚。 2009年11月,穆迪把希腊的评级降低,激发了对欧元区发生危机的担忧,资本就从欧洲流出,转向了美元。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救援希腊方案之后,标普仍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6月14日,穆迪又将希腊主权信用连降4级,使之沦为“垃圾级”,意味着一些投资者今后按其投资规定将不能再购买希腊国债。最近,评级机构又连续下调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主权信用级别,使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但是,每当真正的威胁到华尔街或者美元系统的危险逼近的时刻,这3家机构都会保持可疑的沉默。例如,这些机构至今仍然维持美国和英国最高的AAA评级,无视两国巨幅财政赤字和存在争议的经济模式。 江涌表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那些次贷产品数欧洲买得最多,因此成了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受创后的西欧国家的投资机构这时开始把原本投在东欧、南欧的资金往回撤,因此现在就出现了东欧、南欧国家大受影响的局面。 陈凤英说,欧洲的确是存在问题,但不断遭降级促成市场恐慌,3大评级机构在欧洲债务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希腊10年前为加入欧元区隐瞒了真实的债务情况,这些问题评级机构怎么早不发现?”
挑战金融话语权:道路还很长
江涌认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挑战美国金融霸权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挑战之路也将比较漫长。其中存在两个原因。首先,三大评级机构的地位仍然比较高。江涌表示,穆迪和标准普尔历史都已有百年,市场地位稳固。其次,评级机构的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你挑战的是美国,而不是穆迪和标准普尔。这就很困难了。”但江涌也强调,评级机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美国搞金融垄断这么多年,却搞得乌烟瘴气,国际经济界都在“人心思变”。他认为,本国的评级机构到底能不能搞得起来,与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关。一个国家强大了,这个国家的评级机构就强大,反之亦然。他认为,欧洲、中国、印度更有希望挑战成功,因为这些国家有民族独立性,要求话语权。 陈凤英认为,欧洲、中国等打算或已经推出自己的评级机构,这不是在挑战美国三大评级机构,而是不想再受人摆布。但目前来说,各国还没有这个力量与美国评级机构抗争,因为三大机构的影响力太大了。她表示,金融格局的变化要晚于经济格局的变化,货币格局的变化又晚于金融格局的变化,而评级是金融格局中的一部分。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已经产生了变化,但金融格局变化不能在短时间里见分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