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数字颇有些出人意料。 国家统计局称,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6%,其中6月份上涨2.9%。低于5月份同比上涨3.1%幅度,比上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幅度更大一些,6月环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这大大低于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当日指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有所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国家非常注意管理通胀预期和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由于6月份蔬菜和水果大量上市,造成蔬菜价格和水果价格的环比大幅下降,拉动食品价格下降所造成的。 6月CPI走低,是否意味着月度CPI已经在5月份提前触顶?这一变化对下半年物价走势以及调控政策有何影响? 7月15日,中国社科院数量所副所长、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组成员李雪松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全年物价有望低于3%
《21世纪》: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是2.9%,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3%,对此你怎么看? 李雪松:去年6月份的价格翘尾因素比5月份要高,但由于今年6月份的蔬菜水果价格较5月份环比下降,而农产品(000061,股吧)在CPI中的权重比较大,为CPI增速下降到2.9%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此外,去年上半年信贷增速很快,下半年有明显的放缓,今年上半年,只有1月份新增贷款比较高,2月-6月都控制得比较好,央行对信贷调控的节奏和力度把握的比较好,因此全年CPI控制在3%的把握更大。 《21世纪》:此前市场预测CPI今年年中达到高点,下半年开始回落,就目前情况来看,能不能说已经提前开始回落? 李雪松:原先许多机构预计6月份CPI将出现高点,高于上个月,目前6月份CPI已低于5月份,7月份CPI能否超3%还有待观察。预计今年9月份以及第四季度CPI增速会回落到2%左右的月度同比水平。 社科院春季报告预测全年CPI可能会破3%,目前判断全年CPI比年初预测稍微乐观一些,实现3%的可能性很大。
需要加快推进价格改革
《21世纪》:统计局认为目前的经济是高增长、低通胀、高就业,不提管理通胀预期,对GDP的提法也发生变化,是否说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性发生变化? 李雪松:对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定性,我可再加一个——国际收支平衡更加好了,这样经济四大调控目标都是处于良性状态,即高增长、低通胀、高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上半年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经济结构也有所改善。第三产业投资超过第一、二产业;中西部投资超过东部;从GDP构成来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在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同时,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协调性也在增强。 《21世纪》:目前通胀压力下降,是否应该赶紧趁机推进相关改革,比如物价方面的改革? 李雪松:国际CPI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可被定义为通货紧缩。目前我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半年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我赞同在物价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推出公共产品价格、环境资源税费等方面的改革。 《21世纪》对于目前宏调政策有什么建议?是否需要保持调控力度,部分实施微调? 李雪松:下半年要继续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加快推出刺激民营投资的细则政策,以便民营投资能尽快成为促进经济的内生动力。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