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重庆:开放 色彩 统筹
    2010-01-13    作者:记者 刘健 张桂林/重庆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重庆简读

  重庆,位于川鄂两省之间的长江三峡西段嘉陵江与长江汇流处,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重庆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为江洲、巴郡、楚州、渝州、恭州。“重庆”取“双重喜庆”之意,得名于公元1189年。1986年,国务院确定重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6月18日,重庆市挂牌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它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130万,辖40个区县(市)。

  这是一个开放的高地,如同生生不息的长江纤夫的调门,高亢雄浑——
  重庆2009年利用外资到位资金可望排名西部第一。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13.4%,全国排位由一季度的第14位跃升至第5位。
  这是一片斑斓的色彩,如同四季如春的百花园,存美去浊——
  唱响红歌(红)、打黑除恶(黑)、森林重庆(绿)……投资环境的净化、城市品位的提升、居住环境的宜居,交通的便捷,正使昔日“雾都”引来国内外人们、资本的向往,实现更广阔的雄心:聚集要素的中心城市。
  这里进行着最大的一场统筹城乡的改革试验,为全国探路——
  试验的初期目标是,到2020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4∶1降到2.5∶1,上千万农民进城变成新市民。
  开放、色彩、统筹,6个关键字对应的是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为重庆“量身定做”的“314总体部署”中的三个定位,即“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的直辖市”。

  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嬗变

  200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书》(即国务院3号文件),支持重庆“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给予了“12+10”的支持政策,将重庆置于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些政策给重庆戴上了众多的“金帽子”,包括中国内陆最大的都市、中国内陆的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系列的定义、定位,含金量极高,区域经济专家们对重庆的未来充满信心:“仅2008年一年就有中央各部委的几百位官员到重庆考察,对于一个地区来讲,这样的规模是少见的。这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黄金定位’使如今的重庆,有点像1990年刚步入开放的上海浦东。”
  如何“开放”,“开放”什么?解开问号,就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
  重庆是与上海、沈阳齐名的老工业基地,曾生产出全国第一辆摩托车、第一台吉普车、第一艘内河旅游船……但是,老工业基地也是百病缠身。
  历史,不能成为发展的包袱。中央确定重庆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何为增长极?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增长极是由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点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一个地方想形成经济增长极,最为重要的是要形成主导产业。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说:“在经济史上,世界范围内的主导产业出现了5次更迭。第一次是棉纺工业,第二次是钢铁工业,第三次是汽车、电力、化学和钢铁工业,第四次是汽车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第五次也就是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主导全球经济的信息产业。重庆能不能跻身信息产业之中,对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十分关键。” 
  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有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涌动,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的重大机遇。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在扩大开放,最大的动力也在扩大开放。”市委决定在未来5年把重庆打造为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尽管当前重庆的产业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度偏低、城乡二元结构仍比较突出,但是直辖10年后,站在新的起点上,重庆开始了新一轮的起航:在所有制构成上,在重组、重振国有企业的同时,向民营企业开放,向外资企业开放;在产业构成上,开始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主导产业的全面转型。
  去年8月4日,国际金融危机“寒冬”仍深,重庆西永微电园建成,全球IT知名企业惠普、富士康笔记本电脑产业制造基地在这里落户,未来二三年内,将形成5000亿元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产值,到2012年,惠普公司在全球的笔记本电脑新增产量,绝大部分会布局在重庆,将改变目前国内电子制造业的战略格局。此时,人们对“重庆能否打破国外和沿海的垄断,成为信息产业高地”的争论烟消云散。
  “与惠普成功合作,最重要的在于把握产业梯次转移的规律,‘无中生有',敢想敢为而又细致审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书记沐华平说。他讲了一个故事:2008年5月12日下午,重庆邻近的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此时,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正带领招商团队访问惠普。惠普公司高层对地震引发的项目安全深表担忧,原定的磋商可能取消。
  没有想到,黄奇帆胸有成竹,拿出招商团队通宵赶制、图文并茂的PPT文件,清晰地显示重庆并不在地震带上。疑虑打消了。
  正是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重庆未来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领域,主要包括电子信息,钢铁、有色、石化等重工、化工行业,以及传统的汽车摩托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以1可以带动10的巨大产业。到2012年,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0%,成为重庆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并将带动航空、货运、贸易等产业的同步发展。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重庆主导产业的嬗变已交出可喜的答卷。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介绍说,重庆三大主导产业领域未来3至5年将新增上万亿元产值。目前进驻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113家,涉及电子信息、化工、金融等主导产业,计划4年内再新增90家左右。

  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多色彩的变奏

  2009年11月,国家园林城市考察组来考察“森林重庆”,这个昔日“水泥森林”的立体绿化景色让他们大吃一惊。考察组组长强健吟诗称赞:“半城山水半城树,满目青翠满目花”。
  绿色是视觉的音乐、城市的梦想。其实,连本地人也时常惊叹:“噢,自己的城市也可以这样美!”
  近两年来,重庆相继推出“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五大工程,人们对其中的唱响红歌(红)、打黑除恶(黑)、森林重庆(绿),注上了斑斓的色彩。
  色彩变奏的背后,不单纯是经济体量的增长,而讲求聚集要素能力的提升。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裂变,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底蕴。
  专家们认为:除了产业增长之外,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区域的中心,关键在于积纳资本、人才、金融等要素各个方面的能力,这包括城市文化、投资环境、人才积累、投资环境、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合力组成。并不是一个地方的GDP高、财力多,就一定是经济中心。
  重庆市曾多次组团到长三角的经济中心上海——这个重庆心中的模板城市考察学习。市农委副主任张季说:“上海之所以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是因为有能够聚各种要素的能力,有完备的城市功能。上海有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有保税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400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连续五年居全球之首,集装箱吞吐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2个。”
  发现差距就找到了增长的空间。重庆开始在金融中心、要素市场、交通枢纽方面大做文章。巧合的是,2009年1月印发的支持重庆发展的“国务院三号文件”中,对重庆十几个“黄金定位”,包括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任何一个,都会让投资商怦然心动。
  ——建设西部的金融中心。重庆计划今后5年要努力实现4大目标。一是金融机构的数量在中西部领先,重庆有30多家银行,比5年前增加了1倍;希望过5年增加到50家以上,再过10年能有七八十家。;二是金融规模大幅增长,贷款余额超过GDP的一倍左右,证券市值与GDP大致相当,保险收入达到全国的1/40;
  此外,重庆正在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银行、证券、保险之外的金融企业集聚地,包括各种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成为“另类金融中心”。
  ——建设全国性要素市场。曾几何时,重庆人艳羡地谈起“一个浦东金茂大厦一年的税收就达10亿元”,如今重庆市金融办主任罗广也有了“炫耀”的本钱:2008年12月4日,被称为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市场的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2009年6月13日,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授牌,形成面向全国市场的农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价格信息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此外,重庆联交所升格为除京津沪之外的全国第四家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所,辐射西部省区。
  重庆还在积极争取全国性的银行票据电子交易中心、证券交易场外市场、航运交易市场、贸易市场、“西部保险创新改革试验区”。
  ——建设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重庆承东启西、南北传递,但大山阻碍,昔日“蜀道难”。可是,重庆目前在打造本地“4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的基础上,建设大西南交通枢纽,到2012年,市内高速公路4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通达,到2015年,周边省会城市铁路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长江黄金水道成为西部内陆出海主通道。
  ——建成保税区。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寸滩保税港区,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个保税港区。经济观察家们认为:“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将打造成为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保税港区,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加快开放的推进器。”
  不少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依靠出口加工,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而今后30年后,依靠内需市场,中西部将腾飞。有了经济中心的要素市场框架,重庆人的辐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从前几年的“成都——重庆——宜昌”为三角的西部增长极想法,再到成渝经济区,重庆的区域战略几经变化。2009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正式抛出打造“西三角”(重庆、四川、陕西)的提案,引起国内外的关注。11月,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市发改委研究形成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基本思路》,这一经济区包括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市的61个城市,GDP总量占全国的7.1%,占西部地区的36.9%。
  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后的第四个增长极,呼之欲出!

  城乡统筹的直辖市:重塑城乡结构的破冰之旅

  2007年6月,重庆市和成都市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对这一新试验区的定位是: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如此妙喻:“如果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比作下棋,那么‘对手’就是困难、挑战。中央在棋盘角上下了重庆这颗子,结果走活了棋局。10年后,中央又下了另一颗子,那就是把重庆设立成试验区,两子相连,带活了西部大开发这盘棋。”
  在重庆和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根据统筹城乡改革方案,重庆正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到2020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4∶1降到2.5∶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46.7%上升至70%。
  中国农村改革“多予少取放活”,前两者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补贴农民已取得制度性的突破,“放活”如何突破?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在“放活”上做文章,就是促进城乡土地、资本、劳动力、管理人员等多要素的双向流动,改变过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向城市净流出的状态。
  ——农民向城市流动,变为新市民。九龙坡区陶家镇白果村、友爱村的272户、717位农民自愿签订“退出宅基地使用权换城市住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社会保障”协议,成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启动实施以来首批变为市民的农民。陶家镇镇长张永春说,要给农民算一本明明白白的账。土地流转收益、房屋出租收益、就业薪金、养老保险、住户优惠安置,笔笔算清楚。保留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一切经济权利,继续享受5年的子女“两免一补”等政策,条条讲明白。这样,农民自然就会积极响应。
  根据统筹城乡改革方案,到2020年,重庆市还将有上千万农民工进城变为新市民。通过配套推进6个方面(户籍、社保、土地使用、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的相关改革,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制度框架。这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试验。
  ——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重庆市已推进了城市资源下乡10大项目,10家大型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实施规范化养猪和养奶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形成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有序流动的市场驱动力。
  对于重庆的城乡发展思路,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如此讲解:统筹城乡,城字在前面,因此城市做大做强,重庆要成为西部的增长极,西部的城市群,贸易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城乡统筹究竟统筹什么?主要是统筹城市农民工的发展,解决他们的户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问题。以后还有一千万人留在农村,因此要解决农村的技术、教育、卫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岁月如歌,智慧是韵律;事业如文,勇气是灵魂。几年前,当重庆人自信地说:“10年后的重庆就是今天的上海”,许多外地人不以为然。可是如今,连不久前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也做出这样的预测:重庆将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引擎。

    新闻背景

  国务院“三号文件”对重庆的“黄金定位”
  2009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通称“三号文件”。
  “三号文件”对重庆的具体定位,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建设“七基地”,包括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东西部合作示范基地。
  二是建设“五中心”,包括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食品加工中心和航运中心。
  三是建设“八区”。一个“先行区”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两个“试验区”是统筹城乡的科技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五个“示范区”包括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
  四是建设一个“枢纽”、一个“通道”,即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五是建设长江上游的“三都”,即“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

  相关稿件
· 黄奇帆透露经济数据 重庆经济现回暖迹象 2009-02-25
· 重庆:经济型酒店半年收回投资 2007-05-30
· 地方财政风险控制 重庆模式值得借鉴 2009-12-02
· 重庆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2009-11-04
· 前三季重庆地产开发企业购入土地762万平方米 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