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8亿斤粮食佐证 现在谈通胀为时尚早
    2009-10-14    作者:彭春来    来源:证券日报
  最近,有两则消息引起公众的关注。一是全国范围的粮食库存清查结果表明,2009年3月末全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总库存4508亿斤(原粮),且质量总体良好,库存品种结构更加合理;另一则消息是,10月上旬,国内钢材库存达到1191万吨,创下今年新高。
  此两则消息看似不相关,实则有关联。去年以来,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了经济增长。由于信贷规模的激增和基建规模的扩大,公众对未来通胀的担忧开始抬头,有舆论已经开始探讨积极的政策何时退出的问题。而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粮食和钢铁的高库存理应大大降低未来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这也是确保现行政策不变的前提。
  粮食既是特殊性的战略物资,又是基础性的公共产品。“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都表明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由于食品在我国CPI构成中的特殊地位,食品价格的上涨一直是造成通胀的重要原因。
  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而且近年来涨势明显加快,但国内粮价涨幅并不大,而国内粮价的稳定则来自于内地粮食产量的连年丰收和库存的充足。据统计,去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10570亿斤,比上年增产538亿斤,增长5.4%,实现近40年来第一次连续五年增产;亩产达到330公斤,比历史最高的去年增加13.4公斤,增长4.2%,实现近40年来第一次连续五年单产提高。粮食的连年丰收也为粮食高库存打下了良好基础,4500亿斤的库存粮食已经达到去年粮食产量的40%以上。以13.5亿人口计算,可以达到人均每人330斤,而且质量合格率为97.1%,宜存率为99.1%,总库存中超过一半以上的粮食为2008年收获的新粮。
  粮价的稳定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2007年到去年上半年CPI上涨过大的压力,也大大降低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通胀预期。
  再看看钢铁的库存。应该说,库存高对于行业来说肯定不是好事,“去库存化”一直是很多企业在很长时间里的主要任务。但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钢铁作为基本建设的主要工业原材料,其供应充足至少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因为供应紧张而价格上涨的现象。在上一轮经济过热的周期中,钢铁、煤炭、水泥、石油等工业原材料产品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快,是造成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原因。从现在的情况看,钢铁、煤炭、水泥都存在产能过剩现象,石油价格更是连去年高峰期价格的一半都不到。
  因此,在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仍然不牢固、增长前景仍然有不确定性的当前,过多地谈“通胀”,不仅为时尚早,而且还不合时宜。
  相关稿件
· 资源品再度“受宠”通胀预期升温 2009-10-14
· 可能无通胀 但是有泡沫 2009-10-13
· 美联储高官:不可低估通胀压力 2009-10-13
· 中国会否进口澳大利亚通胀? 2009-10-09
· 未来数月无需担心通胀降临 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