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预示着一个旧的金融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开始。
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从根本上说,上海能否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进程,这是中国崛起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历史性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机遇一:中国经济可能率先复苏,金融业应乘势而上
当前,世界金融业遭受沉重打击,只有中国金融业损失相对较小,我们虽然也有一些失误,但总体上看,我国金融业是稳健的,金融体系是牢固的。这是上海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中国经济没有完全开放,在此次危机中所受冲击较小,虽然外需所受冲击较大,但扩充内需还有较大余地,因此,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是完全可能的。这个信心的确立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未来有重要意义。 因此,上海应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先行一步的姿态迎接下一轮全球经济复苏的到来。
机遇二:扩大内需,拓展金融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换
这次金融危机集中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以及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高储蓄特点。所以中国应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扩大内需,促使储蓄向投资积极转换。上海作为内地最大的融资中心,应拓展其融资功能。除继续吸引企业上市融资以外,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将境内储蓄转化为投资。 为达此目的,中国既要借鉴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又要敢于进行金融创新。科学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并进行审慎管理,加强金融监管,做到创新与监管并重。 由于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对金融服务的要求由重视筹资转为重视资源配置的功能。而我国金融结构的直接融资能力很弱,2007年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89.8%,储蓄向投资转换的功能远远不够。金融市场配置储蓄的低效率的现状要求我国加速发展资本市场。因此,上海应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和期货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资金融通(投资者和集资者的结合)提供一个有效平台,通过银行、证券、保险、企业并购、资产管理、财务规划等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机遇三:搭建人民币国际清算平台,加速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这次危机表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个新的世界货币的格局行将出现。因此,中国应审时度势,正确估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人民币走向世界经济的战略。从现在起,要打造人民币区域化的平台,奠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人民币区域化是指周边国家或区域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使人民币在境外区域流通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与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国家进行了货币互换,与周边国家用人民币进行了小额贸易结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内地扩展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提供了机遇。内地允许符合资格的企业在香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以及货币互换的协议,也标志着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被再次推进。目前,需要建立相应的交易和支付信息系统及支付结算系统,以及提供基本的交易和支付数据服务。应当继续和周边国家或区域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扩大人民币贸易交易结算范围。 上海是我国的外汇交易和资金清算中心,可以借“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创新和优化人民币清算功能,努力成为人民币的国际清算中心,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深度、国际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有鉴于此,建议上海建立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为人民币国际结算提供服务。为此,上海应大力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立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打下物质基础。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开放。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机遇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暴露了国际金融业的自律与监管问题。从全球网络的视角看,以国家和地区的局部监管对待全球金融市场,必然会产生许多盲点、缺口和重复,数学模型也从计算风险变成了掩盖风险的工具。今天的金融系统已经复杂到投资者、银行家和监管者难以理清其中的关系,所以金融系统应该更加透明。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体制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例如:金融市场体系单一,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反应迟缓,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足,债券市场不发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完善,金融业对外开放不够,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监管协调配合不够,金融法制不够健全。同时,对金融衍生产品认识不足,对其监管不力,导致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遭受了一定损失。 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改革提供了时机和可能。因此,我国应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金融业的自律和监管,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步伐。
机遇五:上海与香港作为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香港的金融优势在于其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国际融资能力。而上海的金融优势在于内地金融市场的资源优势(内地上市企业、国债和内地企业债券,以及期货市场资源),运作成本低,可以就近操作。 香港未来需要继续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其金融创新能力。上海未来需要建设成为我国又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我国幅员广大,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需要多渠道融资。建立两个各具特色的金融中心才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相匹配。 香港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平台,应继续巩固和增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支持内地经济发展。上海是我国内地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将其提升为国际金融中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和上海金融市场应取长补短,形成互补、互助、互动的关系。
机遇六:阶段性打造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可分成五种类型:即全球范围的金融中心、洲际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特定业务范畴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国对外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应该是: 第一阶段:缩小与香港、新加坡、东京金融中心的差距; 第二阶段:打造成为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阶段:缩小与纽约、伦敦的差距,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综上所述,打造上海金融中心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机遇。因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把上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