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政策要抓准着力点
    2008-12-04    作者:顾惠忠    来源:证券时报

  日前,有消息说,黑龙江已经接到第二批国储收购通知,国家将在这个地区收购100万吨大豆、260万吨水稻、130万吨玉米。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面对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国家收储农产品的动作频频,力度也较往年大了很多。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推出多项惠农政策。惠农政策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如果以此作为评价的指标,我们发现一些惠农政策的实质性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以国家收储棉花为例。10月21日,针对今年棉花种植成本上升较多,而棉价持续下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决定在新疆收储22万吨棉花。几个部门确定的收储价格为12600元/吨,高出市场价格近2000元/吨,他们预计这个举措能起到托市作用,有利于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从而保护棉农利益。收储消息传出后,棉花市场价不升反降。于是,11月3日,几个部门决定提高收储力度,增加100万吨收储数量。同时,有关方面公开呼吁棉农不要急着出售籽棉,待价格回升后再出售。
  目前来看,国家的收储行为并没有在惠农上得到明显体现。10月14日,国内3级籽棉收购均价2.73元/斤,收储开始后逐步下降到2.20元/斤至2.40元/斤之间,近日,江苏大丰等一些主要棉产区更是跌到了1.70元/斤。据了解,今年籽棉的种植成本在2.60元/斤左右,棉农的亏损是显而易见的。国家以高出市场价近2000元/吨的价格收储,简单换算,国家将付出的代价是24.4亿元。为何付了巨大的代价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呢?
  棉花市场的供给与纺织业休戚相关,中国纺织服装业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随着越南、印度等东南亚纺织业的兴起和金融风暴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纺织服装业对外出口大幅下降,对棉花的需求随之大幅下降。全球经济危机有越演越烈之势,明年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棉花全球性的过剩已成定局,一些国外棉花贸易巨头预计美棉期货将跌到30美分/磅,以目前的价格来计算还有40%的下跌空间。与大宗商品一样,棉花的下跌趋势已经形成,而且这个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们不可能去为全球棉花过剩买单,因此,国家收储行为难以改变趋势,从而难以通过间接引导和行为使籽棉的价格回到棉农的成本之上。
  显然,有关部门对市场趋势判断不足,低估了棉花贸易商的趋利本性,也暴露出“一箭双雕”的政策意图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通过收储对棉花价格进行托底的政策意图,实际上包含两个目的,一是在棉花低位时收储实现战略目的,二是通过收储引导价格上升,这两个意图本身是矛盾的,在明确的价格下跌趋势面前不能很好地实现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我们不想“一箭双雕”,就会找到更为简单直接的惠农措施——保护价收购棉花。实际上,目前,收储和保护价收购两种手段都在使用,小麦、稻谷等品种是保护价收购,油菜籽、棉花等是收储,不管是何种手段,目前来看,都未使市场价格有较大回升。因此,从惠农角度来看,保护价收购的效果应该更好。根据前面的简单测算,国家收储棉花付出的代价是24.4亿元,中国棉花行业协会预计今年棉花产量是800万吨,折合成籽棉大概近1700万吨,如果国家用这个收储的代价去保护价收购,折合到每斤籽棉是0.144元。也就是说,如果国家以高出市场价0.144元/斤的价格收购籽棉,棉农还有保本的希望。而收储是向棉花贸易商收购棉花,得到实惠的是棉花贸易商。遗憾的是,有关部门还计划提高收储数量。
  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在湖北省宜城市就农民的收成情况做了个小型调查。农民们反映,以前一亩地要上缴120多元,现在不光不交钱,种粮的话还有补贴,今年每亩的补贴是105元。但由于冰雹、大雨等自然灾害和今年的病虫害较重,大幅减产导致收入大幅下降。解决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农民收入的最好办法是保险制度。根据了解,今年,湖北省也启动了水稻、奶牛、生猪等农业保险项目,但由于保额不高、财政没有全额补贴,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不高。如果保额合适,并由政府支付保费,以及保险项目覆盖到所有农牧业,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后还能得到基本的收入保障。
  从上述两种情形来看,惠农政策须要做得更细、更具针对性,否则,难免吃力不讨好甚至花钱做冤大头。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推出多项惠农政策。惠农政策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如果以此作为评价的指标,我们发现一些惠农政策的实质性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从目前情况来看,惠农政策须要做得更细、更具针对性,否则,难免吃力不讨好甚至花钱做冤大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