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拯救商业银行前路艰巨
    2008-10-21    作者:曾刚    来源:新京报

  次贷危机升级后,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向成为了美国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一场经济衰退在所难免。在短期内最重要的,是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类似1929-1933年“大萧条”一样的灾难性后果,最小化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
  尽管很多人认为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优于投资银行,但在危机持续的情况下,前者的风险对抗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进一步的侵蚀,损失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信心的丧失将给其稳定性带来真正的考验。事实上,最近几周以来,美国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其最大的储贷银行和第四大的商业银行)或破产或被并购,而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欧洲和日本。商业银行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安全。
  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担忧显然是引发全球性恐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全球大救市背后的动力。国家信用对商业银行如此大规模的全面介入,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在信奉自由市场机制的西方世界,在这场危机中如此频繁和大规模的采用非市场化手段,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场危机的严重程度。
  从道理上讲,国家信用的介入对商业银行的稳定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在会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提振,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不过,其具体实施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其一是因为还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方案。西方国家的现有法律环境中对国家直接购买企业的股份有诸多的限制,因此要实现国家对商业银行的注资,还必须采用特殊的中间机制。大萧条期间,美国政府曾经成立过一个类似功能的金融重建公司(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如今有可能被再次采用。
  其次,与以往的危机救援不同(以往的危机救援基本都是在损失达到最大后才开始的),此次危机仍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损失完全有可能将新注入的资本完全吞噬掉,一次性的注资可能并不足以确保银行在未来的安全。如果是这样,注资的时机选择将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太早,政府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将过于高昂,如果太晚,又将面临危机升级的风险。这对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三,从历史经验来看,在长期内,经济危机的恢复有赖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国有化尽管能够减轻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但也会因为阻碍市场机制效力发挥,而延长经济衰退的时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经历基本证实了这一点。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银行体系在表面上维持了稳定,但其竞争能力以及效率受到极大影响,随之而来的,便是其“失去的十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