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政策应考虑差别化实施
    2008-08-27    作者:郭田勇    来源:新京报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高通胀的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但与此同时,GDP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显突出,破产企业数量大大增加。

  为此,央行日前决定适度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定向投放到中小企业以及农业等领域。并联合有关部委就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的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由于部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储备量不足,因此似乎在政策的执行上有所力不从心,针对资金“匮乏”现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很高。
  固然,下调准备金率后可以释放出一部分资金,但我们也应看到,面对上半年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基于对经济不景气的预期,投资需求不足,大量资金重新回流商业银行,使得近期各家银行流动性逐步回升,这说明银行体系并不真正处于流动性紧缩的边缘状态。
  再者,尽管当前通货膨胀率得到控制,但PPI依旧居高不下以及资源商品价格放开的压力,必然使未来物价不稳定的因素增多,这意味着当前货币政策松动的空间并不大。所以目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并不成熟。
  从总体来看,当前应当结合国内外经济状况,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一方面,随着当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亦会逐步减轻,为之前企业的高成本、高支出经营适度“松绑”;另一方面,在近期美元渐见走强,人民币相对趋弱的币值环境下,将会引起出口增加,在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收入增多的结果将带来本币的大量释放;再者,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会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适时合理地增加资金供给,发挥其有益的补充作用。
  由此可见,在目前总体环境下,未必会出现经济下滑和流动性紧缩的局面,无需在前一阶段政策效力还未充分显现的时候就急于重新制定策略。
  当然根据未来经济走势,也不排除货币政策进一步松动的可能。若如此,那么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实现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总量的增加,就具有合理性了。但考虑到各家银行在吸存能力,以及小企业客户在整体客户中占比等方面的差别,“一刀切”的准备金率政策或许并不适宜。而采取差别调控,适度增加政策灵活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在放松商业银行流动性时,可考虑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准备金比率政策,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银行,实行不同标准的准备金率,对于开展中小企业的业务较好的银行可适度实施政策倾斜等。同时,从根本上来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顺商品定价机理,更重要的还应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改变目前利率水平的扭曲状态,使资金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相关稿件
· 上调利率和准备金率 印度央行重拳出击抑制通胀 2008-06-26
· 准备金率不断提高 银行可贷资金捉襟见肘 2008-06-17
· 上调准备金率:无法避免的阵痛 2008-06-13
· 从全球视角看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2008-06-13
· 准备金率上调迫使房地产回归理性 2008-06-13